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陳磊是1978年出生的。當時剛剛恢復高考制度。在那以后的一些年,關于“神童”的報道很多,在社會上被炒得沸沸揚揚。
有報道稱某“神童”三歲上小學,七歲上中學,12歲上了大學;某“神童”不滿周歲啥話都會說,每天能識五個字;某“神童”具有特異功能,未卜先知……
我們看了這些報道,很是刺激,真希望自己的女兒也是一位“神童”。但她一周歲時僅僅能蹦出幾個詞,一周歲半才會說話。她眼睛非常明亮有神,但也沒看出有什么特異功能。因此,從生理上講,她僅僅是一個發育正常的女孩,并沒有什么“超常”。
我們深知,“神童”在中外歷來都是鳳毛麟角,即使真的“神童”,除了先天遺傳的優越條件外,最主要的也是靠后天超常規的早期開發。因此,我們“降標”了,認為還是努力把女兒培養成“靈童”更為現實。
我在讀大學的時候學過教育心理學。有人曾專門研究過被狼群撫養的孩子,大的七歲,小的兩歲左右,當她們返回人群后,人們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培養她們,但狼的習性卻很難改掉,其智力怎么也無法與正常的孩子相比。因為她們失去了嬰幼兒這個智力發展最迅速、最關鍵時期的正常教育。這個例子給我留下的印象極為深刻。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有段名言:“教育的基礎主要是在五歲以前奠定的,它占整個教育過程的90%。在這以后,教育還要繼續進行,人進一步成長、開花、結果,而您精心培植的花朵在五歲以前就已綻蕾。”
如何給孩子以科學的早期教育呢?我們從培養一個聰慧、有靈氣的兒童出發,不是著眼于知識的灌輸,而是放在其行為習慣的養成和潛在素質的開發上,目的是使孩子從嬰幼兒起就有一個高的起點,形成一個智能發展的早期優勢。
其實,陳磊不到兩歲的時候就能識200多個字了,有些字還是非常復雜的,如“舅”“腳”“嘴”等。但我們考慮如果讓她過早過多地接受小學才應該學的知識,也不見得是好事,那很容易使她上學后對課堂的知識感到不夠新鮮,或造成學習勁頭上的松懈。雖然起步早,但后勁不足。而且過早地使幼兒“少年化”,失去了童稚的歡樂,我們于心不忍,并且擔心造成孩子的畸形心理,影響其智力的發展。
因此,兒童的早期開發不宜盲目地按照“神童”的特點,過早地進行課堂知識的傳授,而應從強化兒童智能著眼,在培養孩子的靈勁上下工夫。
于是,我們十分留心在每日的生活中,在歡愉的氣氛中,對孩子進行啟蒙。比如,當她剛剛能站立時,我們就帶她到外邊看汽車、看人群、看樓房、看花草、看輪船……教她學會辨認;能說話時,教她認字卡、擺積木、看圖說話、講故事;以后又教她唱歌、跳舞、做手工、算算術,進行智力訓練……
至今我們還記憶猶新的是,她兩歲時就繪聲繪色地給大家復述《小羊和狼》的故事,語言流暢,表情豐富,成為當時家人的“保留節目”。也許是頻繁訓練的結果,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現已成為陳磊的一大特長了。也許是看圖說話訓練出的功底,她一上小學就能寫出很連貫、很生動的作文。可以說,我們的女兒早期受到的教育是在游戲中、歡笑中、樂趣中和家人的鼓勵中進行的。她雖然沒成為“神童”,但可以稱得上“靈童”!
下一篇:測試孩子磨蹭孩子問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重要一課:抗挫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