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先說升學壓力吧!從我小時候到現在,盡管升學制度多次改革,但不變的是,考試一直是青少年的主要壓力來源。因為老師總是用考試成績評價學生,如果考試考不好,老師會說:“你這個孩子真糟糕。”即使現在體罰的現象大大減少了,有的孩子想到考試成績不理想,晚上睡覺也仍會被噩夢驚醒。
我見過很多父母喜歡拿孩子跟別人比較:“我家小寶這次考試只考了第三名,你家大毛考第幾名啊?”
“你看看,隔壁麗麗會彈鋼琴,功課又好,你怎么不跟人家學學?”
“我是做了什么壞事,怎么會生出你這種孩子!”
人家說,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出發點可能是求好心切。可是,批評貶抑的表達態度卻對孩子造成了傷害,甚至讓他一輩子都會記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我接觸過很多成功人士,我認為考試成績和一個人未來的發展并沒有絕對的關系。我經常在演講的時候問臺下的老板和經理人:“認為現在的成就,要歸功于以前在學校上了某一門課的人,請舉手。”通常都沒有人舉手。因此我想告訴所有的父母和青少年朋友,不要把目光局限在眼前,當你把時間拉長來看,一個人讀書時成績好不好,和未來事業成功、婚姻幸福、人生快樂,其實并沒有多大關聯,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我猜,很多父母和老師聽到我這樣說,大概急得要跳起來了。我們的社會習慣于用考試成績預測一個人未來的成就,這個觀念已經約定俗成,一時要改變并不容易。何況,現在大學的門檻已經降低,考上大學容易,能擠進明星學校和熱門科系才厲害。
我這么說并不是反對用功念書,而是不贊成把考試成績當成判斷青少年的唯一標準,考不上好學校,家長和老師就傳遞出“世界末日來臨,你完蛋了”這種信息。正是因為這種想法給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壓力,才讓他們為了一分兩分患得患失,喪失信心。
下一篇:要不要刻意培養孩子的興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懲罰,規范孩子行為的手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