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早間新聞》的主題音樂從起居室里傳來。“各年齡段孩子的父母們,今天是星期一,接下來是專門為你們準備的特別內容。”主持人甜美的聲音傳來,“今天早晨是每周一次的《父母指導》專題節目,本期主題是‘家庭環境對嬰幼兒造成的安全隱患’。”
為我們這些摸不著頭腦的父母們提供這樣的“指導”,真是太棒了。
直播鏡頭切換到曼哈頓的一間復式公寓里,專業的嬰幼兒安全保障師(沒錯,這種職業的確存在)詹姆斯·希爾滕斯坦正蹲在樓梯上面,準備引導觀眾體驗一下公寓里的種種危險。盡管我相信,在曼哈頓這樣的地方,房貸才是最危險的事情。希爾滕斯坦首先從樓梯開始講起,他告訴我們要避免孩子爬上樓梯,需要使用一種特殊的隔離門結構。然后他走進起居室,建議我們在每一扇門的門縫里安裝避免讓門關緊的門楔,以免孩子的手指被門擠到。在廚房里,他建議我們給冰箱門上鎖,防止孩子……怎么說來著?誤喝了里面的啤酒?接下來,他開始介紹公寓里最危險的房間。
“洗手間,”他叫道,“極其危險!”到這時,他的語句已經變得極度不連貫了,就像電影里的海軍陸戰隊員一樣,“所有洗手間的馬桶蓋都必須上鎖!”
“為什么?”主持人問。
“為什么不?”希爾滕斯坦反問,“平均每個星期都會有兩個孩子在馬桶里溺斃。”
每個星期兩名?真是太恐怖了!
有些家長可能根本等不及節目結束,就會迫不及待地沖進嬰兒安全用品商店,或是直接打電話給希爾滕斯坦先生的公司。然而,假如他們能想到先查閱一下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官方網站(沒錯,就是那個從嬰幼兒秋千的質量問題到烤面包機的設計缺陷,什么事情都會專門警告我們注意的委員會),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嬰幼兒在馬桶里溺斃事件的真實統計數據。事實究竟如何?
“這樣的結果通常是不足3歲的嬰幼兒頭朝下掉進馬桶里導致的。”網站上的一份專題報告聲稱,“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在1996~1999年間,共接到過16起5歲以下兒童在馬桶里溺斃的事故報告。”
4年時間,16起事故。每年4起。
絕不是每個星期兩起!
當然,這樣的事情一旦發生,就是極為慘痛的悲劇。嬰幼兒在洗手間里確實需要專門的照顧,絕不能被單獨留在浴缸里。平時最好把洗手間的門鎖起來,免得孩子在沒有大人照看的情況下貿然進入。然而,那位嬰幼兒安全保障師的統計數據,比消費品安全委員會的數據足足高出了2 600%!這樣的夸大說辭自然會使千百萬觀眾產生無比強烈的恐懼感,讓他們徹底相信他們的孩子確實是生活在極度危險的環境里。
假如你的工作正好是向這些人推銷所謂的“嬰幼兒安全用品”,這樣的結果當然很不錯。當然,我并不是說所有此類產品的生產經營者都會用類似的手段欺詐我們這些家長。的確有一些優秀產品能夠為孩子提供不錯的安全保障,例如車載兒童專用座椅,就把兒童在車禍中遭遇致命傷害的風險降低了50%。然而,要想支撐起總價值達17億美元的嬰幼兒安全用品行業,生產經營者就必須要讓父母們相信他們的孩子的確時刻處于巨大的危險之中,盡管實際上危險發生的概率非常低。事實就是這樣的。
下一篇:理性分辨“可信信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夫妻磨合好是生娃的第一要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