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人要學會走路,也要學會摔跤。人只有學會了摔跤,才能夠真正學會走路。跌倒了不要緊,最重要的能夠自己爬起來。
【教子個案】
張剛才學習走路時,經常站不穩摔一跤,每次他都疼得“哇哇”大哭。媽媽看到這個場景,都會蹲下來說:“媽媽幫你揉揉,沒事的,寶寶最棒,快自己爬起來。”趙剛掛著淚珠,開始艱難地站起來。
鄰居見到這種場景,都在背后說:“趙剛的媽媽真狠心,兒子才一歲多,摔倒了都不扶一把,讓他自己爬起來。”媽媽沒有退縮,堅持讓孩子自己爬起來。不到幾個月,趙剛走路就很穩了,不再害怕摔跤了。
有一次,他和一群孩子追趕,張剛絆倒了小力,兩個人都摔倒了。張剛的腿都流血了,但他馬上爬起來拉小力,小力哭得可憐兮兮地,張剛還在一旁安慰他。媽媽看到這一幕,欣慰地笑了。她趕緊幫張剛擦藥水,還教他怎么擦。張剛很配合,表現得很堅強。
【專家剖析】
跌倒了,自己爬起來,是一種面對挫折的正確態度。男孩要學會堅強、勇敢,就需要這種精神。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男孩沒有戰勝它的勇氣。
挫折來臨時,心態一定要坦然、淡然,用一種理智、平靜的態度來看待困境,才能夠理清思路,看清問題所在,不為局勢所迷惑,冷靜分析挫折,拿出一個具體可操作的應對方案,然后按計劃實行,這樣才能一點點擊敗困境。
男孩跌倒了,不能等著別人來營救自己,要嘗試著自己站起來。這意味著,男孩在困境中不要依賴他人,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只有在一次次跌倒、站起來之后,男孩才能積累豐富的經驗,學會應對挫折。
挫折能夠促進男孩成長。有一個跳蚤理論,講跳蚤被放在蓋上玻璃的杯子里,它撞過幾次玻璃后,就能調整跳躍高度,在玻璃下自由地跳動了。實驗表明,面對挫折,生物具有本能的自我調節功能,人也同樣具備這種能力。
跌倒了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正如挫折也是常遇到的一件事。男孩若從小沒有改變自我境遇的態度和勇氣,就無法在摔打中,變成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給媽媽的教子建議】
建議一:別充當男孩困境中的“保護神”
媽媽若看到男孩遇到了一丁點兒的困難,例如跌倒了,就馬上伸出援手,把他從困境中解救出來,就讓男孩失去了用自己的力量解決難題、克服困難的成長機會。媽媽做了男孩困境中的“保護神”,讓男孩無從掌握解決問題、戰勝困難的方法。
媽媽退位,讓男孩做困境中的主角,才能讓他逐漸學會面對困難,變得堅強。媽媽在困境中,可以給他精神支持,給他戰勝困難的好建議,就是別親自上陣,幫男孩擺平“難題”。
建議二:讓男孩自己承擔失敗的責任
失敗是人生難免的場景,每一次的失敗,男孩都要學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失敗會有各種客觀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男孩懂得主動承擔失敗的責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真正成長。
趙江是個貪玩的孩子,他每天放學后都會去踢足球。這一天,他不小心把自己的校服丟了,整個操場都找遍了,就是沒有。晚上,他告訴了媽媽這件事。媽媽沒有責備他,只是對他說:“這個錯是你犯的,你自己來承擔。”第二天,趙江用自己辛苦積攢的零花錢,到學校報領了一套新校服。
男孩犯錯了,主動去承擔責任,能夠培養出強烈的責任心。任何一件錯誤,只要男孩有能力去承擔,媽媽就別幫他攬下來。男孩在自己承擔責任的過程中,能夠對錯誤進行深刻認識,避免同樣的錯誤不再出現。
建議三:教男孩樂觀面對挫折
男孩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各種挫折,在挫折面前,男孩要學會樂觀、積極地面對,這樣才能不懼怕挫折,在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鐘奇是體校的一名尖子生,一次訓練中,他不小心扭傷了韌帶,醫生讓他休養一個月。可是,兩個月后鐘奇要代表學校參加省運動會。鐘奇因受傷,情緒很低落。媽媽安慰他說:“運動員受傷是常有的事,你要調整好心態,任何時候都別被困難嚇倒了。”
鐘奇不想放棄,他安心休養,積極地做復健,全力把狀態調整到最好。一個月后,他康復了,馬上投入到了緊張的訓練。
媽媽要塑造男孩面對挫折時的陽光心態。男孩在困境中,只有學會微笑,學會樂觀地面對,才能夠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
下一篇:專家說的案例幾乎很少發生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凡事再堅持一下,走過挫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