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明智的父母不會排斥孩子用錢,而會教孩子如何花錢。
有人說,零用錢是孩子學習消費的“學費”。確實,花錢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分析需要、節制欲望到收集資訊、選擇商家、比較商品的質量與價格,再到討價還價、找零核對,在支配零用錢的過程中,孩子能學到的東西很多很多。所以,明智的父母不會排斥孩子用錢,而會教孩子如何花錢。
★零用錢怎么給:
時間:年齡越小,間隔越短孩子年齡越小,計劃與控制的能力越差,因此,給零用錢的間隔應該越短。一般說來,10歲前的孩子一周給一次,10歲以后的孩子可以酌情半個月、一個月給一次,直到延長到一學期給一次。
定人定時發放零用錢的發放最好定時定人,如每周一發放,類似工資的發放形式。在這個時間發放,可以避免周末發放迅速赤貧的現象;定人發放,可以防止重發冒領的情況。
金額零用錢的標準應酌情而定,要考慮到零用錢將要涵蓋的消費項目,要考慮到父母的經濟狀況,要考慮到市場行情(參考其他小伙伴的標準),要考慮到孩子的年齡水平。一般說來,10歲前的孩子的零用錢通常不包括日常的生活消費,如車費、飯錢等。7歲以下,建議每周的零用錢不要超過5元。
結構零用錢可效仿成人薪酬的結構工資制,由基本工資與額外的獎勵與報酬構成。除每周固定的“基本工資”外,孩子可通過家務勞動獲得報酬或通過出色表現獲得獎勵。這樣,孩子會慢慢領會到,只有靠勞動與努力才能賺到更多的錢,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
★零用錢怎么用:
1、學知識3歲以后,孩子就可以學著認識紙幣和硬幣了。
認識錢幣不光是讓孩子說出錢幣的面值,還應知道它們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如乘公共汽車時,讓孩子去投幣,知道有空調的公交車票比沒空調的貴;夏天,讓孩子去買冰棍,了解不同品牌的冰棍,價格是不一樣的;去兒童樂園時,讓孩子知道10元錢可以玩哪幾樣游樂活動等。
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讓他們見證零兌整、整兌零的交換活動,了解錢幣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
2、學消費孩子在花錢買東西的過程中,父母要教會孩子審慎決策,形成合理的消費觀念,培養基本的消費能力。
“買什么”——學習按需消費有了錢,并不是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父母要幫助孩子逐步分辨:哪些是必需的,哪些是可有可無的,哪些是浪費,知道該花的錢要花,不該花的錢要省。通過零用錢,你可以向孩子傳遞良好的生活理念,如商品是買不完的,我們必須學會理性地取舍,在滿足部分愿望的同時,就得節制其他的欲望;一個人的財富與地球上的資源都是有限的,節儉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我們能夠把更多的錢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向誰買”——學會比較與選擇小孩子往往拿到錢就往商店跑,找到商品就是它了。大一些的孩子,也許稍稍懂點質量優劣與價格貴賤,但大多也不能兼顧二者,要么一味追求品牌,要么盲目追求省錢。確定要買的東西該向誰買、買哪種?父母不妨在帶著孩子逛超市時,在琳瑯滿目的商品陳列架前貨比三家,比較貨品的質量與價格,學會綜合權衡。
“怎么買”——學學討價還價、找零核對“討價還價”其實是一個有趣的心理游戲,讓孩子明白商家的出價與物品的實際價值之間是有空間的,學一點“生意經”,避免以后“吃大虧”;附帶著,孩子的語言表達也得到了鍛煉。帶孩子一起買東西時,簡單的運算可以讓孩子去完成;讓孩子替大人跑腿買東西時,要求他匯報價格與余額,這些都是訓練孩子找零核對的實戰機會。
下一篇:孩子5歲后爸爸更重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財富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