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就是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這種自由的空氣,爸爸要滿足孩子這種需求。
·家教案例
陳鋒星期天和爸爸去公園玩,他想玩劃船。爸爸覺得兩個人力量太單薄,肯定劃不動,就不同意。陳鋒卻非要劃船,還哭鬧了起來。爸爸問道:“那你說怎么辦吧,咱們兩人是劃不過去的。”陳鋒一聽連忙說:“我們可以和別人組合,再多點人加入,不就可以了嗎?”
爸爸一聽,拍拍兒子的腦袋說:“你這主意不錯!”便和陳鋒一起來到劃船的地方。不一會兒,就找到一對母女組合,四個人一起高興地坐上了小船。
·專家解析
爸爸要學會賞識、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很多時候,即使孩子說得不對,爸爸也不要嘲笑、打擊孩子,不要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做事情,這樣會壓抑孩子的天性。
爸爸和孩子的內心世界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有表達自己意愿和想法的沖動,爸爸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愿,并試著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爸爸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有助于孩子形成不依賴、不盲從于別人的個性。具有這種個性的孩子走入社會后,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更好地與社會融合。
爸爸要多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每做出一個關于孩子的決定時,都先征詢一下孩子的意愿。爸爸最好能和孩子一起共同做決定,這樣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意愿。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對未知世界的積極探索。爸爸要尊重他們的意愿和言行,過度地管束壓制,會讓孩子失去對生活的激情,放棄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孩子在每一次下決定中,都會有新的成長,學習到新的知識、感悟。
建議一 不要遏制孩子的一言一行
孩子的每一言意味著他在獨立思考,每一行意味著他在積極探索。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表達著他的意愿和想法。爸爸要鼓勵、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千萬不要過度管束,否則會讓孩子失去探索的興趣和勇氣。
孩子的體內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動他對身邊的每一件新生事物都會產生好奇心,孩子正是在這些好奇心的推動下不斷探索,不斷地學習、成長。因此,爸爸要對孩子的這些特殊“言”“行”給予鼓勵和尊重。
建議二 坦然面對孩子的成長“意外”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意外”:孩子因生氣而摔壞玩具,上課吃零食,打架受傷……面對這些“意外”,爸爸要能夠坦然面對。
一天放學后,劉劍對王群說:“你的帽子像女孩子戴的。”王群知道劉劍是在挑釁,于是和他扭打了起來。不一會兒,王群把劉劍的手抓破了,劉劍也把他的臉抓破了。
回家后,爸爸看到他的大花臉,笑道:“小英雄掛彩啦,出了什么事?”王群把帽子一扔,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爸爸聽后也樂了,對王群說:“他說你,你就動手打他,這可不是好的解決方式。下次你試著換另一種方式處理,效果可能會更好。”
孩子之間的“問題”“糾紛”,要留給孩子自己去解決,爸爸不要插手。“意外”也代表了孩子自己的行為意愿,是孩子對生活問題的探索結果。爸爸只要表明自己對待問題的態度就可以了,剩下的事情還是交給孩子自己來解決吧。
建議三 不強硬推行自己的政策
爸爸不要強行向孩子推行自己的政策。如果想給孩子制定相關的規則、制度,最好征詢孩子的意愿,雙方共同協商制定。無論多小的孩子,如果不在乎他們的意愿,都會產生逆反。這樣并不利于爸爸好政策的推行。
建議四 賞識孩子的“好點子”
對于孩子的“好點子”,爸爸要多給予鼓勵,讓孩子喜歡獻言獻策。
張民家要裝修新房子了,他對這件事表現得很積極,對爸爸說,他要天藍色的窗簾,要有阿童木圖案的書桌……爸爸聽著孩子的要求,一一應允了。爸爸還請他對家里其他房間的裝修也提提意見,他的好點子都獲得了批準,爸爸還夸獎他的主意真不錯,張民聽后,心里也很得意。
爸爸賞識孩子的好點子,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意見有多好,賞識表現了對孩子意愿的尊重。這樣會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樹立主人翁意識,讓孩子變得有主見。
建議五 用愛化解孩子的不良言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不良言行,抽煙、酗酒、打架、逃學……面對孩子這些不良行為,打罵肯定是不行的。爸爸要多用關愛來挽救孩子,讓孩子深知這些行為的危害。爸爸給予孩子愛和尊重,孩子也更樂意改正錯誤。
下一篇:你具備“愛”孩子的能力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等待明天的糖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