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劉佳
當孩子哭泣時,當孩子恐懼時,當孩子發脾氣時,傾聽是與孩子溝通最好的橋梁,也是與孩子連接的方式,也是對問題梳理的渠道,在傾聽的過程中孩子也會對你產生信任感。
下午坐校車前,提提情緒有些低落地要求老師幫忙畫恐龍,老師答應了,就帶他回到教室幫他畫。畫好后提提拿著兩張恐龍圖下樓,但情緒并沒有因此而好轉。
“我要找恐龍,找昨天的恐龍,一個黑色的,一個綠色的。”突然提提嚷道。
“提提,昨天的恐龍你已經帶回家了。”老師疑惑,蹲下來對提提說。
“沒有沒有,我就要!”(事實上昨天已經帶回家了)提提焦急地說道。
“提提,手上不是已經有畫好的恐龍了嗎?”
“我就要昨天的那兩個!”提提扔執意地說。
“提提,你看現在你要坐校車回家了,老師答應你,明天早晨你一來幼兒園,老師就帶你去找可以嗎?”已經到坐校車的時間了,老師用商量的口吻對提提說,提提點點頭答應了。
“老師,我還有一件事要說。”可當老師抱著提提朝校車走去時,提提突然用手摸著老師的臉頰說。
“提提你說吧老師聽著呢。”
“我想回家。”
“好的,提提現在你就可以坐校車回家了。”
“我在家里一個人吃飯,吃完飯媽媽才回家陪我,晚上吃晚飯散會兒步,爸爸就要我睡覺了。”
“你是不是希望能跟爸爸媽媽多待一些時間?”
“嗯!”提提點點頭。
“提提,那你要告訴媽媽,你需要她陪伴你。你告訴了她,媽媽就一定會做到的,因為媽媽是很愛你的。”
說完提提微微地點點頭,順從地上校車了。
提提不斷地提出要求,老師滿足他,但這些并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他想表達的是自己需要父母更多些時間的陪伴。
孩子有時會借著某個機會,宣泄隱藏在內心中的需求,在被傾聽的過程中,孩子才能將這個需求疏導出來。如果在這個時候你能夠耐心傾聽他的話,那么你便會走進孩子的心靈;如果每一次你都能做到傾聽,并且幫助他滿足他的需要時,你會發現你能夠與孩子進行心靈的交流,這樣他便會更加信賴你。
當孩子哭泣時,你是否放下手中的忙碌關注孩子,與孩子進行愛的連接;當孩子恐懼時,你是否陪伴孩子一起面對他的恐懼,傾聽他的恐懼;當孩子發脾氣時,你是否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的面對他。問題往往隱藏在表象的背后,如果沒有傾聽,可能無法走進孩子內心。唯有傾聽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走進自己。
點評:成人與兒童的溝通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兒童的表達因個性不同而多種多樣。成人必須非常細心地傾聽,才能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 點評人:霍維洮
下一篇:贊美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夢想成為孩子的學習動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