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你說:“是??!考試之前,每個人一定都會害怕的(表示人同此心),那你擔心什么呢?(傾聽他的感受)”
孩子說:“我沒選上當班干部,心里好難過!”
你說:“是啊,不難過才怪呢(表示全然的接納和理解!你現在那么難過,媽媽該怎么做才能讓你快樂一點呢(傾聽他的需求)”
你覺得這么說話,聽起來是不是會舒服一點呢?如果你和老公、老婆、上司說話,是不是也會希望他們以這樣同理的態度來傾聽呢?所以,不只是孩子需要我們用“同理心”來聊天,就算是和成人說話,這個技巧也一樣通用哦!
·同理之后,一定要學會傾聽
對孩子表示了同理心之后,一旦我們起了個讓孩子回答的頭,就要學會耐著性子(還有控制自己),允許他自由地把話說完,并且,真正地用心去傾聽。
我自己身為母親,知道作為母親是多么急切、多么輕易地想指導孩子,免得他犯錯或受到傷害。但很多時候,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聆聽,而且是在很有安全感之下的聆聽,這樣孩子才愿意放心地、誠實地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我們也才能知道他小小的腦袋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傾聽的第一要訣是“專注”,看著他的眼睛說話
我先設計一個對話場景給你看看:
太太興奮地回到家:“老公,告訴你個大好的消息,今天我們領導開會時當眾夸我,說我是全公司最有創意的人!”
先生繼續對著電腦,但也表示開心地說:“是嗎?太好了!”
太太走到先生身后,環抱著他的頭,繼續興奮地說:“我覺得自己真的很有創意,你都不知道那篇文案我寫得有多棒!”
先生抬起頭,親了親太太的臉頰,繼續對著電腦,但仍然表示開心地說:“是吧!我就告訴過你,那篇文案很棒!”
太太沒有松手的意思,繼續摟著先生的脖子:“是嗎?我真的好開心,終于有點成就感了!”
先生撫摸著太太的手臂,繼續對著電腦,說:“那就好!你開心我就開心!”
太太從興奮中回過神來:“哎!你能不能看著我說話啊?我怎么感覺你好像不太在意,你是不是不希望我有成就啊?”
先生終于把視線從電腦前移開,看著太太的眼睛,有點生氣地說:“你說的這是什么話?什么叫我不希望你成功???”
接下來的場景不用我說,你們也能猜出一二了!
如果你覺得這位先生真是不懂得溝通的藝術和禮節,那么再看看這個對話場景:
孩子興奮地從書房出來:“媽媽,媽媽,你看,這是我做的手工作品!”
媽媽從書桌前、從洗碗槽前、從洗衣機前低下頭看看孩子手上的作品,回過頭,繼續忙手上的活兒,說:“嗯!做得真好,真漂亮,寶寶真是太能干啦!”
孩子繼續興奮而驕傲地說:“媽媽,媽媽,你看,我這個會活動的屋子!”
媽媽繼續忙著手中的工作:“嗯!真好看!”
孩子覺察了媽媽的不在意,撅著嘴說:“媽媽,你都沒有注意聽我說話,你都在敷衍我!”
上面這個場景不是我虛構的,而是曾真實地發生在我和兒子之間,也是他小時候最常抱怨和投訴的我的罪行——媽媽總是心不在焉地敷衍他。
·傾聽的第二個訣竅是——親密的肢體語言
彎下腰來、蹲下來、坐下來,抱著他、看著他的眼睛、拉著他的小手、摟著他的肩、摸摸他的頭、順順他的頭發,聽他說話。
有一部由梅麗爾·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主演的電影《媽媽咪呀》(MammaMia),劇中有一幕讓我每回看了都非常感動,至今仍歷歷在目。那是茱莉·瓦爾特斯(Julie Walters)飾演的女兒出嫁的那天早上,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的母親在房中為新嫁娘梳妝打扮的場景。鏡頭中,女兒撒嬌地蜷在媽媽的懷里,由媽媽為她涂 上腳趾甲油。那幕場景準確地傳遞了女兒和母親之間濃郁的親情,即便隔著銀幕,我也能感受到這種強烈的情感。這是我很羨慕的溝通方式——用親密的肢體語言來 傳遞愛意和濃情。
所以,趁著孩子還小,趁著他還愿意被你擁入懷中,趁著他還愿意什么都告訴媽媽或爸爸的時候,別浪費時間,好好享受它!衣服可以明天再洗,工作可以稍后再補,孩子的親密情懷,卻稍縱即逝!
·還有,要注意禮貌,不要嘲笑他
半大不小的孩子非常敏感,自尊心也非常強,大人只要流露出“好笑”的表情,都有可能被他們解讀成“嘲笑”,而讓溝通的橋梁斷開。所以,如果孩子說出了很幼稚、很令人驚訝甚至擔憂的話,一定要學會不動聲色地繼續聽他說完,也要學會控制自己不立刻糾正或斥責,等他全部說完了,聊天也聊完了,再找時間、找方法慢慢地引導他。
我兒子15歲那年從英國放暑假回來,在一次聊天中,我有點假裝地隨意問他:“你有沒有女朋友啊?”兒子鄭重其事地想了想,回答說:“還沒有,不過我已經親過6個女生了!”我當時聽了差點沒有從椅子上跌下來,不過,我沒敢作出任何反應,只是又假裝淡然地問:“哦?已經親過6個女生了啊,那后來呢?”兒子說:“沒有后來??!反正她們都很丑!”
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開始一一描述這幾個女生難看的地方,有的青春痘太多,有的屁股太大,有的牙齒有點暴突,而我,就真心地和他一起討論,笑得東倒西歪地聽他夸張的描述。一直到最后,我才又云淡風輕地說:“哎!你知道親過以后就不能繼續再做什么了吧?”兒子說:“放心!我知道,我又不是傻瓜, 我們老師說了,我們現在還太小,還不能負責任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下一篇:注意:管教孩子要十三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怎樣和孩子聊天最能接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