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教師態度與獨生子女的自我接納
教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他的神情舉止、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和與學生的各種交互行為都可以體現出教師對學生的態度。我們認為教師的態度對學生的自我接納的意義可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如果教師對學生能持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勵的態度,學生會因教師對自己的肯定而欣賞自己。他們往往會按照教師所期待的發展目標來塑造自己。特別是那些對自己的價值恰好有懷疑、在家里又覺得不受尊重的學生,教師的認可和不認可對他們的影響最為顯著。羅杰斯認為兒童先是需要他人的積極關注,繼而需要自己的積極關注,他需要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兒童用以評價自己行為的標準是與兒童親近的人對兒童抱以的積極評價投射到兒童自我結構中產生的。所以,當兒童評價自己的行為時,他的標準就不再是他自身原有的自我概念,而是包含了與別人的價值觀相一致的因素,那么教師對學生的積極評價自然會轉化為學生對自己的評價。
其次,教師對某個學生產生肯定性評價之后,就會更有意識地在各個方面給予學生更細致的指導,從而促進學生在各方面取得進步。例如,教師可以讓班里成績最差的學生承擔一部分班級工作,使他受到尊重而獲得價值感。
再次,教師如果喜愛并關心自己的學生,他會為尋求與孩子之間的相互承認而穿孩子喜歡他穿的衣服。在與孩子交談時,選用孩子的詞匯和語言能力范圍內的言詞,這樣可以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易于理解。由于表達具體,使含糊和混亂得以減少,有助于使孩子在交流過程中感到心安和自信。
最后,教師如果信任自己的學生,他們會給孩子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使他們能夠有把握地作出個人選擇,并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者。自由空間是孩子建立自尊心和形成自主意識的重要條件。
在研究中,我們設計了10個題目來了解班主任對獨生子女的態度。從頻數表中我們發現,除“班主任很尊重我”一項比較符合的百分比達到了47.2%外,其余表示班主任對孩子的鼓勵、尊重和期望等項比較符合的百分比均不到40%。這說明教師中對學生持否定態度的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從統計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
(1) 在自我接納高分組中,教師對學生態度好的人數占38.5%,對學生態度差的人數占10.3%。
(2) 在自我接納低分組中,教師對學生態度好的人數占19.0%,對學生態度差的人數占50.5%。
它說明,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好,學生自我接納程度就高;反之,學生自我接納程度就低,這與我們前面的分析結果是一致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天下無形的東西比有形的東西更重要。教師的關心和理解會給孩子的成長注入強大的動力。我們對教師的具體建議如下:
◎ 相信并尊重每一個孩子成長的獨特性,鼓勵孩子去發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 理解學習有障礙的孩子,相信當孩子的心靈關了一扇窗,又會打開一扇門,學會寬容,讓孩子在自信和從容之間行走。
◎ 善良是一種品質,用善心去關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包括每一個微笑,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次評價。
◎ 如果想讓學生更有成就,在評價學生時,請把食指變成拇指,鼓勵學生會培養出更多您所期待的品質。
下一篇:把女兒的成長裝進日記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用平和的心態養育下一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