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為什么“長不大”
——談談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當今做了父母的中年人,時常這樣對自己的孩子說:“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根本不用大人操心,自己的事都是自己干。”當父母們以自己的童年經歷和自己孩子作比較的時候,總是感覺站在自己面前,甚至比自己還高大的孩子,依然像個剛出生的小鳥離不開父母,更談不上獨立地在天空翱翔。人們不禁為這些“長不大的孩子”而擔憂。
獨立自主方能成材
孩子“長不大”從根本上說就是缺少獨立性。所謂獨立性,是指一個人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在社會上生存以及進行創造性活動必備的心理品質。
在人類歷史上,那些杰出的人才,都有很強的獨立性。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杰出青年的童年與教育”調查得出的結論之一就是“成材離不開獨立自主”。參見《少年兒童研究》1996年第1期。研究表明,杰出青年在童年時代66 89%的人非常喜歡自己獨立做事情,29 73%的人有時喜歡,不喜歡的只占3 38%。這一組數據表明杰出青年童年時要求獨處和獨立做事情的愿望非常強烈。獨處為個人的創造力發揮提供了自由的空間,而獨立性為個人的創造提供了不受他人影響的能力。
也可以說,具有獨立性,是一個人成材的基本前提。而我們許多父母所面對的是不會獨立地處理問題的孩子。獨生子女人格調查結果表明,缺少獨立性可謂獨生子女的“通病”,這一問題是當今獨生子女人格缺陷之一。
在獨生子女道德狀況的自我評價中,有關獨立性的道德優點評價指標均未超過半數。其中“生活自理能力較強”為38 9%;“做事有獨立性,不依賴他人”為40 3%;“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為43 8%;“有責任心”為45 9%。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孩子不具備這些道德優點。在道德缺點的自我評價中,20 4%的孩子明確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 3%的孩子“做事容易依賴別人”;28 0%的孩子“很少幫助父母干活”;15 1%的孩子“缺少保護自己的能力”。
不難想象,一個人如果在兒童時期事事依賴別人,沒有獨立做事的鍛煉,在成年之后是難以獨立于社會,成為國家需要的棟梁之材的。
下一篇:“幫倒忙”變成“幫到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親對孩子的重要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