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你要什么?
我要MP3,還要手提電腦……啊?
當今,在獨生子女家庭中,家長把孩子視為“掌中寶”、“手心肉”,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不僅傾注了全部的愛,還為其勞盡了力、操碎了心。殊不知,孩子卻認為這一切都是應該的,是天經地義的。在現實生活中,就有相當數量的孩子,全然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意義,甚至出現了“孝敬”對象顛倒的現象,難怪有人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孝子,孝子,孝敬兒子。”如何讓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成了我們值得去關注,去深思的話題。
劉先生是一家電器公司的老板,經過十年的商場拼搏,他已為上小學的兒子買了一套180多平方米的房子,甚至連“孫子輩”的撫養費都準備好了。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不知這份心意兒子能理解多少?
劉先生很苦悶地說:“兒子根本就不珍惜我為他所付出的,因為有錢,他從來不做值日,經常雇同學幫他做作業;他請同學去包廂吃喝,每天注意觀察身邊的女孩。”
試想,當你為孩子付出一切時,你是否想過,這付出的愛會不會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如果一個孩子連生他、養他的父母都不愛,以后他還會愛誰?顯而易見,他只會誰都裝不進去,全被自我所膨脹、所占領。
讓我們再來看看周女士的做法。周女士的女兒非常喜歡吃橘子,按周女士的教育,女兒每次吃橘子時,都要同時拿出3個,一個給自己,另外兩個給父母。終于有一天,籃子里只剩下一個橘子。女兒把它捧出來時,眼睛里似乎在說“就這一個了,沒法分了”。但周女士沒讓孩子說出來,馬上就說:“你能不能把它分成兩半,一半給爸爸,一半給媽媽?”女兒一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但還是把橘子分給了父母。周女士接過橘子,毫不猶豫地吃了。
由此可見,不要讓孩子覺得,所有的人為他服務都是理所當然的。但父母總愛說這么一句話:“只要你學習好,什么都不用管了,爸媽全包了!”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會很自私,因為他們認為,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算成功了,就不必理會其他人和事了。
其實,孩子不懂得感恩并不一定全是孩子的錯,這與他們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來自父母的百般寵愛。孩子的成長過程都是在“得到”中度過的,很少或從來沒有“給予”的時候。在父母的溺愛中,孩子滋長了自私的心,只懂得自己的需要,對他人付出的辛勞無動于衷。
三年級學生樂樂說:“‘母親節’那天,我放學回家,等著媽媽下班。一聽到她下班的腳步聲,我就跑上前去,給她遞上濃濃的、甜甜的糖水。媽媽一飲而盡,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還親了我一口!”而樂樂的同學說:“我可沒有你那么幸運。我跟你一樣,早早作好了準備,可是媽媽一見到我,就說:‘干嗎?你少來這套,得幾個100分比什么都好。’”
后一位媽媽就這樣輕易地把孩子的愛放下了。孩子們會想,原來父母是不需要愛的,他們只需要成績。一旦孩子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以后他什么都不過問了,他們會變成不懂愛、不會愛的冷漠的人。
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奉勸為人父母者:別以為自己“無私奉獻”很偉大,如果你不能讓孩子同時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孩子可能就是你手下一個失敗的作品。讓孩子學會感恩,就必須給孩子表達愛的機會。讓孩子從關心自己的父母做起,去培養他們的愛心和同情心。讓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懂得付出是快樂的。
然而,感恩是人的一種美德,教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感激養育他們的父母,感激給予他們各種知識的老師,感激給予他幫助的同學和朋友,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哪怕是那些點點滴滴。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學習感恩的機會,需要父母賦予行使感恩的權利。因此,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能忽略了對于孩子的感恩教育。
教孩子學會感恩,首先讓孩子從感謝父母開始,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來自父母那最簡單的衣食、最質樸的關懷,也無不傾注了父母對子女的關愛,這種愛是獨一無二的。這樣,孩子才能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理解并愛父母。
其次,讓孩子學會感謝他人。學習有進步時,引導孩子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感謝同學、伙伴的互相幫助;鄰居幫忙時,一定要領著孩子上門道謝,讓孩子懂得對別人給予的幫助、情誼和恩惠感恩。
父母要告訴孩子,對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給予自己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懷,都要記得感恩。陳瑜/文
下一篇:媽咪的“寒假作業”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誰執掌了家庭的大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