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提起巴菲特,人們的第一印象大都是世界第一富豪,是最會炒股的人,可就是這個股神最近卻兼職做起了卡通節目的明星。在一檔名為《百萬富翁俱樂部的秘密》的卡通劇中,巴菲特化身卡通主角,教孩子理財原則,例如如何規避債務,如何讓資產增值。據說,巴菲特籌劃這一卡通劇計劃已有3年時間。巴菲特表示:“花時間幫助教育我們的孩子理財,難道還有比這更美好的時光?”現年79歲的巴菲特現在正花時間投身做金融掃盲工作,期待著把自己數十年的經驗傳播給下一代,相信這些知識是最具價值的財富。
隨著金融產品的日漸豐富,很多在校大學生都還沒畢業就已經欠了一屁股的信用卡債務了,這就是理財知識匱乏的直接后果。筆者有一親戚的孩子還在念大學,看到校園里有信用卡推廣的活動就簽了約。以往看到了喜歡的東西要攢夠錢才能買,可有時錢攢夠了東西又賣沒了。于是,就想嘗試一下“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很快的,把生活費花光了不說,還在卡里透支了好幾百塊錢。原本計劃“緊縮”下個月的生活費還上,可結果不但沒能用生活費還上欠款,反而透支了上千元。就這樣雪球越滾越大,最后只能求助父母幫助還債,還沒畢業就先破產了一回。
有鑒于此,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意識到青少年“財商”普及的重要性,例如上海30余所中學開設青少年理財教育課程,旨在向青少年中推廣和普及經濟、金融、個人理財常識,使其樹立正確的消費理財觀念,類似的課程早已在新加坡的中學里推廣。課程中講授的內容包羅萬象卻又非常貼近生活,例如:“假設你家中有1萬元作為生活儲備金,除了存活期外,有沒有更好的理財建議?”“購買一套總價為50萬元的新住宅,首期付款20萬元,其余30萬元向銀行貸款,每月應還銀行多少錢?”“假如你的父母想買一套住房,你應該給哪些建議,請從位置、售價、利率、政策等角度制定理財計劃。”
這些最基本的數學計算,只要略懂初中數學就能很快的算出來,可是有不少成年人還是算不清。這充分顯現出傳統的學校教育已經多么的脫離社會實際。在最著名的財商教育書《窮爸爸富爸爸》中,作者評價當下的學校教育體制時有如下評論:“今天我們的教育體制已不能跟上全球變革和技術創新的步伐。我們不僅要教育我們的年輕人在學術上的技能,也要教育他們理財的技能,這不僅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而且是生活得更美好所必須具備的技能。”換言之,傳統的教育方式只是在培養千篇一律的好員工,并不是在培養企業家和資本家,也從沒有告訴我們賺到了錢之后應該如何保值增值,就這樣,許許多多人都在為錢而工作,而不是讓錢為你去工作。
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巴菲特在六歲時就做了人生的第一筆交易,他用兩毛五分錢買六罐可口可樂,再以每罐五分錢,賣給度假的游客。當同年齡孩子,還在哭哭啼啼跟父母伸手要錢時,十一歲的巴菲特已在股市初試啼聲,買進三股“花旗”,這也為他日后投資生涯揭開序曲。同樣的,大投資家羅杰斯小時候就不同凡響。他5歲開始經商,在棒球賽場上揀空瓶賺錢。6歲時從父親那里借了100美元作為做生意的啟動資金,購買了一臺花生烘烤機,用小小的計謀獲得了在少年棒球聯合比賽中出售飲料和花生的特許權。5年后,還清欠款,留下烘烤機,在銀行的戶頭存上了100美元。
由此看來,如何理財如何投資從小就開始培養是非常值得的教育投資,這門技能同其他技能有一個最大的區別,那就是任何一門技能都可能會過時,但投資理財技能絕對不會過時,相反隨著經驗日漸豐富,能力還會日漸增長。那么如何最快的開始對你的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呢?中信出版社的《孩子啊,你將會是有錢人》是一個很好的起點。
該書以父子兩人提問回答的方式回答了我們諸多財商教育疑問,怎樣變得富有?怎樣才能成為有錢人?多少錢才算有錢人?哪一行才能賺大錢?如何從房地產中賺到錢?有好學歷才能成為有錢人嗎?有錢人有什么特質?應該走怎樣的道路?所有這些問題,書中都做了很好的闡述。
雖然作者是法國人,但他也早已看出世界的未來在中國,他建議兒子:學習中文,哪怕十年后中國商人的英文說得比你好,因為懂當地語言永遠是手中的一張王牌。當你在法國的學業告一段落,旅行一年,美國6個月,另外6個月在新加坡、香港、東京、上海或是印度。如果你夠機靈,可以在當地或別處到自己喜歡的公司上班,即使是跑腿的差事,你努力用功,往上攀升或找出好辦法,什么也阻止不了你創立自己的公司,不論在哪個產業。不過要小心,如果你不是頂尖高手,你就得雇用頂尖高手,特別是在財務管理和組織方面。
下一篇:徐悲鴻女兒的故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理財老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