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義務教育是國民素質教育,是合格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怎么能扭曲為選拔教育呢?因為有選拔就有淘汰,有淘汰就有失敗。
——作者手記
坐在青島海濱的礁石上,劉京海聽完了秋兒的故事。他長時間沒有說話,卻拼命地抽煙,似乎要把答案吸出來。
我問道:
“如果秋兒進了閘北八中,是否可以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他緩緩地搖搖頭,說:
“一個人,或一所學校,與一種觀念抗衡,難啊!”
他看了我一眼,憤憤地說:
“你知道嗎?直到今天,還有許多人瞧不起閘北八中,就連一些畢業(yè)生的父母也依舊自卑。在他們心中考入重點高中甚至升入名牌大學,才是真正的成功!可很少有人仔細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基礎?什么樣的發(fā)展道路最適合孩子?”
“成功在于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發(fā)展的道路,就是選擇最佳的成功之路!”
聽了我的話,他速度很快地點點頭,說:
“對呀!可選擇靠什么呢?靠對孩子潛能的了解,靠擁有現(xiàn)代的成功觀念,這并不容易做到啊!”
我不能不佩服劉京海的現(xiàn)實與敏銳。
陳至立擔任###部長之后,曾到閘北八中考察過,她是比較熟悉劉京海的。她問:“劉校長,你如何看待升學率?”
熟悉中國教育現(xiàn)狀的人都明白,這個看似容易回答的問題,實際很難解釋,尤其在知根知底的陳至立部長面前。也許,你可以像一些激進人士那樣,說升學率是萬惡之源,應當轉向素質教育。可誰不明白,升學率高低是學校聲譽的核心標尺。假如,閘北八中的畢業(yè)生升學率很低,又怎能說明教育的成功呢?
劉京海沉思了片刻,答道:
“升學率是個復雜的問題。少數(shù)人才能升學,這在很長時期是難以改變的,這不是我們校長能解決的,也不是您陳部長能解決的。教育的發(fā)展受到經濟的制約,而中國的經濟就是這樣,需要一個發(fā)展的過程。那么,為了生存與發(fā)展,老百姓當然需要升學率。我是校長,也是共產黨員,共產黨的宗旨是為老百姓服務嘛,所以我要抓升學率,否則就不是共產黨員了。”陳至立部長專注地看著這位杰出的中年校長,驚訝于他的坦誠。
“當然嘍,我畢竟是校長,是共產黨員,有責任提高老百姓的思想認識,還要堅持教育規(guī)律,讓學生多方面發(fā)展。校長嘛,應該做自己能做的事。”
聽到這里,陳至立部長饒有興趣地問:
“你認為校長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呢?”
劉京海嚴肅地說:
“不能為了少數(shù)人的升學而放棄多數(shù)人的合格率,因為國家需要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合格的水平。”
他不知道陳至立部長是否滿意自己的回答,但他說的都是心里話,并且句句是實情。
在閘北八中,劉京海也抓升學率。為了鼓勵學生勤奮學習,他甚至設立了一個誘人的獎項:學生某門課考了100分,獎勵100元!既獎學生,也獎勵老師。我找他核實時,他狡黠地笑了說:“100分談何容易呀,這是閘北八中的學生!真考了100分,該獎!”我在全國各地作過大量的采訪,深知有些學校的素質教育只在吹拉彈唱及其他活動上做文章。有句玩笑話說,上午搞應試教育扎扎實實,下午搞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劉京海則不擺花架子,狠抓升學率。他作研究出成果最多的,就是怎樣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獲得成功,而他的目標就是讓學生百分之百地畢業(yè)與升學。他認為,離開了這些,成功教育就是一句空話。
海浪一次次撲來,把礁石咬得千瘡百孔,也把自己摔成珍珠一樣的碎塊兒。它們暫時退卻了,但是又重新凝聚著力量,手牽著手,肩并著肩,再一次發(fā)起了沖鋒。礁石沒有退路,它堅守在海水的包圍之中,默默無言,與日月相伴。望著一群掠過水面的海鷗,我感慨地說:“教育是人的解放,教育的目標是使人獲得真正的發(fā)展。秋兒本想考幼兒師范,這是適合她的選擇,是一條成功之路、幸福之路,卻被最愛她的父母扭曲了。”
劉京海若有所思,說:“愛首先是一種尊重。尊重好學生是容易的,可問題的關鍵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包括那些學習成績差、思想品德也有缺陷的學生。”他向我說起了舟舟的故事——
1987年4月1日,胡一舟出生在武漢,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醫(yī)生告訴他們,剛出生的這個嬰兒患有第21對染色體綜合征,是個先天型愚兒。正常人的智商最低有70,可舟舟的智商只有50。也就是說終其一生,他的智力只會相當于四五歲的孩子,屬于重度弱智。然而,舟舟得到了愛,受到了尊重。他從小隨父親在武漢樂團排練廳活動,受到了藝術熏陶。對音樂具有超凡的悟性和感應的舟舟,終于成長為一名音樂指揮。
1999年1月22日,中國外交部在北京保利劇院舉行招待各國駐華使節(jié)的春節(jié)晚會,中央芭蕾交響樂團登臺演奏,舟舟首次公開擔任指揮,引起了強烈轟動及國內外媒體的密切關注。
2000年9月,舟舟訪美巡回演出,分別與辛辛那提交響樂團、楊伯翰大學交響樂團等久負盛名的樂團合作,在卡內基音樂廳、肯尼迪音樂中心、國家大劇院等世界藝術中心先后演出八場,獲得了巨大成功。
劉京海激動地說:
“我敢說,任何一個學校的‘差生’,都肯定比舟舟學習成績好,而舟舟上學很可能交出一張又一張白卷。難道我們非要逼舟舟考重點、升大學嗎?難道我們能漠視舟舟在音樂方面的天賦才華而讓他與成功無緣嗎?”
下一篇:分數(shù)第一的是青春生命祭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犯錯是父母的機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