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只有放手讓孩子去體驗、犯錯、修改,然后重復的修改,才能讓他真正學會知識并靈活運用。如果急功近利地看重所謂比賽榮譽、獎勵,無異于拔苗助長,剝奪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也觸傷了他們的童真。
一位小學生寫了一篇作文,他的家長找我幫他修改一下。我礙不過面子,把那篇作文做了修改,其實所謂的修改也就保留了一點原作文的骨架,幾乎改得面目全非,或者說等于重寫了一遍。
后來他們把這篇作文寄往當地一家報紙舉辦的小學生作文大賽,得了個優秀獎。從此以后該學生便被學校老師重視起來,仿佛發現了一顆新星。學校把這篇作文當作范文收進了學校自編的某期刊物中。我看了這本刊物,除了原作文沒有改動之外,又加上了輔導老師的名字、教師評語、學生的讀后感、家長的話等。
一天,我見到這位孩子的父親,說起這件事,他說他還不知道有他的評語。他也感到奇怪。我不知道這位老師憑什么說自己是輔導老師?毫無理由地把自己的名字加在作文之后,這位教師是否感到臉紅。作文分明是在暑期所寫,我不知道他怎么能在學生家長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冒充家長作評語。
這件事讓我感到非常擔憂,現在許許多多的作文個性化研究,作文平臺等,雖然辦刊動機是出于讓學生寫出真實的事情,但是經過家長、老師的修改以后,到底還有多少東西是學生自己寫的呢?
我曾經在報刊雜志上看到很多小學二三年級的學生寫的作文,有的洋洋灑灑數百言,甚至上千言,其中許多詞語、語法根本就不是那個年齡層的學生所能掌握的,甚至有的詞語他們根本就沒有見過,更不用說讓他們說出詞語的意思并熟練應用了。可這些分明是越俎代庖的文章卻能堂而皇之地被報刊雜志采用,這無疑助長了學生投機取巧的心理。
要真正讓小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我以為還是要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感受,用自己所學的語言和詞匯去描述,寫出自己真實的體驗。這樣寫出的東西可能很天真,但卻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像有的電視臺舉辦的“人小鬼大”,“童言無忌”等節目,同樣會給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應該為小學生提供描寫真我的空間,而不讓一看就知道是越俎代庖的東西出現。這樣才能對小學生有百益而無一害,真正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下一篇:父母應耐心讓孩子把話說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批評孩子也要注意方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