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象]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家長無奈地說:“現在的孩子太難伺候了,要什么就得給什么,還特別自我中心,根本接受不了有違自己心愿的事情。在家里,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不能對他(她)說‘不’”。
的確,當前許多孩子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著這個問題。那么,怎樣才能糾正孩子不能接受“不”的習慣,怎樣正確地對孩子說“不”呢?
建議
不該說“不”的時候,別隨便說“不”。比如吃點心的時候,孩子想吃面包,而媽媽說“不行”,硬是讓孩子吃餅干,肯定會讓孩子感到很委屈。孩子會想,什么都是媽媽說了算,媽媽為什么那么有權威呢?我為什么不能自己做決定?因此,當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時,家長切忌隨意說“不”。這樣做會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壓抑,還會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
讓孩子明白說“不”的原因。作為家長,當我們不同意時,請跟孩子講清楚為什么說“不”的理由。在經濟條件并不寬裕的情況下,如果孩子堅持要買很貴的玩具時,家長應該嘗試著對孩子說:“玩具好是好,但太貴了。如果我們把錢都花在玩具上,我們就沒有錢買衣服和吃的東西了。那我們該怎么生活呢?”這樣說雖然不一定立竿見影,但孩子會意識到家長的難處。
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機會。面對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這樣做不行”。當家長苦口婆心勸說孩子放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都無濟于事時,家長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決定,必要時采取堅決不予理睬的方式,不管孩子哭吵得多么厲害,都應該假裝沒聽見也沒看見,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放棄原則。
下一篇:讀懂“父親”真正的名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跟老美學學對孩子撒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