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齊奇今年八歲半,上小學三年級。他對學習不太感興趣,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時磨磨蹭蹭,經常會喊肚子疼。在家里他提出的要求父母必須立即滿足他,稍有延遲就躺在地上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哭鬧。更讓父母接受不了的是,還發現兒子有手淫行為。父母為此嚴厲地制止他,他也感到很羞愧,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絕這種行為。在學校里,他又表現得過分敏感、膽小,不會與小朋友交往,經常被同學孤立。
齊奇所表現出來的這一連串不良行為習慣,讓父母覺得非常挫敗。看到別的孩子懂事、乖巧,他們總是感到非常失望、傷心。是孩子天生不好管教?還是父母教養失當?如果說是家長的問題,他們感到委屈極了?對于孩子他們可是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和愛心!
臨床診斷:父母給予了過多的關注令孩子缺失對生活的體驗
經深入溝通得知,齊奇媽媽懷他時差點流產,保過胎,出生后被診斷為免疫力缺陷,經常生病。所以父母總是覺得齊奇的身體不好,必須得仔細照顧才行。齊奇偶爾一次說肚子疼,父母就表現得很關切。當齊奇不想學習時,就說肚子疼,當他這么做時,每次都能得到父母的獎勵(玩一會兒再學習)。結果,在父母的一次次強化下,齊奇形成了用肚子疼來控制父母,逃避學習的不良習慣。
齊奇的不善與人交往,也是因為家長沒有為孩子創造一個與小朋友交往的環境,使齊奇錯過了與同齡人發展交往能力的最佳年齡(3~4歲)。由于身體不好的原因,父母給了齊奇過多的保護。他們生怕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一步就會磕著碰著,也擔心身單力薄的齊奇會被別的小朋友欺負。結果每次他們帶齊奇出來玩時,總是避開人群和有小朋友的地方,導致齊奇沒有接觸同齡人的機會,自然就學不會與同齡人交往的技巧。
這樣,齊奇沒有朋友,除了父母他只能一個人玩,父母的過度保護又給他很多限制,所以他幾乎沒有什么個人愛好。在外部環境缺乏樂趣的情況下,他會把自己的關注點從外部轉向內部。當偶然發現摩擦生殖器會有一種很奇異的感覺時,他才開始出現手淫的情況。
育兒建議:讓孩子在充足體驗中發展出健康自我
從教養方式上看,中國父母對子女的溺愛型教養方式比例高于西方國家。目前孩子成長過程明顯處于過度保護所造成的“經驗剝奪”的處境。還有的父母限制孩子的交往,致使孩子在童年時嚴重缺乏同伴交往、異性交往的經驗。
給予孩子“適當的滿足”和“恰當的挫折”
對于齊奇撒嬌哭鬧的情況,家長應給予他“適當的滿足”和“恰當的挫折”,不理會他為達成愿望而哭鬧的行為,孩子最會察言觀色,他發現這招不靈,這一行為就會慢慢消退。同時家長應給孩子樹立一些規則,讓他知道什么行為是對的,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為什么那樣做就不對。對于孩子過分的要求,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不能滿足他的原因,而不只是簡單的一句:“不行”。
采用一些必要的不良行為矯正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如“代幣制管理技術”使他的零食、玩具、特權、獎勵都于他的表現聯系在一起。這比跟他講人生道理強的多,小孩子是無法理解抽象的道理的,他們的還生活在感性的世界里,對摸得著看得見的實物更容易產生反應。這些東西能直觀地誘發他們主動控制自己行為的意識,引導他們逐漸放棄不適當的行為模式。以后,隨著他們道德意識的發展及社會經驗的積累,他們才會逐漸理解和接納社會規范的約束。
接觸自然,與同伴建立友好關系
父母也應多帶孩子到公園或游樂場所,鼓勵他與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教他如何認識同伴,如何與同伴建立友好的關系,在家長的陪伴下他很快會克服在與陌生人交往時的恐懼心理。
荃荃5歲,因為體弱多病,父母過度保護,膽小很小,不敢也不回和小朋友交往,也不會和別人共同玩游戲,他總是和游戲規則反著來,比如玩跳房子的游戲,總是和別人反方向跑,經常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并孤立在外,荃荃的父母 聽從了老師的建議,幫助他搭建一個同齡人的環境,比如把同事家的孩子請到家里做客,并鼓勵荃荃參與他們的游戲,因為是在自己家里,熟悉的環境幫助他克服了恐懼心理,隨著他越來越適應和同齡人相處,父母又把聚會的地點移到郊外,并在他和小朋友玩的時候, 父母有意識走遠一點,讓他能獨立的加入其中,這樣,他就可以慢慢的脫離對父母的依賴,從而在和同齡人的交往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來提高它的交往能力和自信心。
轉移注意力 發展多種興趣愛好
我重點講一下針對孩子手淫情況的正確處理方式。父母對齊奇手淫這一行為嚴厲的批評、甚至打罵。這樣只會得到相反的效果,父母越阻止他,他對這一行為就越好奇,越是把注意力固著在這上面。父母打罵留下的羞恥感還可能為將來的性心理障礙埋下種子(讓孩子相信性是骯臟的、不道德的)。
其實對手淫的行為,父母用不著大驚小怪,這個年齡段處于弗洛伊德所說的性器期,細心、敏感的孩子容易被無意中碰到生殖器所引起的快感所吸引,生活中興趣少的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因摩擦生殖器所產生的快感。對于摩擦生殖器的行為,唯一可行的就是轉移他的興趣和注意力。有了外部的興趣和樂趣,對自己的身體關注程度就會減少,這樣他的手淫行為也會隨之減少,甚至消失。
比如我認識的另一位小朋友四歲的小女孩楚楚,有時她躺或臥時,兩腿會交叉摩擦或極用力地加在一起,腿部肌肉緊張,腳面繃直,雙手緊抓衣服或被褥。她會出現面部充血潮紅,目光凝滯,表情緊張,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癥狀,這在心理學上叫幼兒夾腿綜合癥。此類患兒一般性格內向、膽小、情緒緊張、自理能力差、孤獨無聊(主要是因父母工作忙無暇陪她玩,家中有沒有伙伴)可能是其患病的主要原因。楚楚媽媽發現這一情況后后粗暴地訓斥了楚楚一通,使得楚楚精神更加緊張,擔心夾腿被父母看見后挨罵受罰,就這樣,越是擔心,越是不自覺地出現夾腿現象。
我建議楚楚媽媽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和信心,當發現她夾腿時,要用她感興趣的玩具,事情設法轉移其注意力,以淡化其夾腿行為。比如推遲她上床的時間,等她打哈欠發困時,再讓其睡覺;若發現她一個人呆坐那兒,就主動和她說說話或讓別的小朋友喊她一道去游戲,盡量減少其獨處的時間。就這樣,在家里楚楚媽媽盡力為楚楚營造一個輕松的心理環境,楚楚很快很自然地改掉了不良習慣,很開心地享受著童年時光。
專家介紹:王衛民,北京師大輔仁應用心理發展中心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北京心理衛生協會會員,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師。
下一篇:如何讓我們的女孩成為淑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讓我們的男孩像個紳士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