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住西安市北郊的老王最近發現,剛從老家來自己家里小住的侄女小英,往往上廁所、洗澡沒有關門的意識,這讓他有些擔心。“我弟弟兩口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一年才回家一次,孩子跟著爺爺奶奶住,老人平時只管孩子吃飽穿暖,爸媽打電話也是問問孩子的學習,12歲的女孩子,家長和學校卻從未教她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和隱私部位。”
老王經過和小英聊天才知道,小英所在的農村小學只有6個孩子,一個男老師。常會有一兩個學生留在老師辦公室兼宿舍寫作業,或幫忙干別的活。而爺爺奶奶去地里干活時,小英也常是一個人在家開著院門看電視、寫作業。
留守兒童:不知自己的身體別人不能動
前不久,一名湖北8歲留守男童,遭男老師性侵半年導致患上性病。父母常年在外的農村留守兒童,不知道怎么保護自己的身體和隱私。遠在異鄉的家長不知如何教導孩子,遠離本不該侵擾到他們的性侵害。
近日,華商報記者陜西的一些農村走訪了十幾名年齡在9歲到13歲之間的農村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長期不在身邊,自己跟著祖輩或者親戚生活。
“家長有沒有告訴過你,背心、內褲覆蓋的地方別人不能動、不能看?”“如果有成年男人摸你或者抱你,你該怎么辦?”
面對提問,吳堡縣9歲的小惠和11歲的留壩女孩小玲,都在茫然地搖頭。
10歲男孩小駿,父母只有每年過年才從廣州回家,雖然知道自己的身體不允許別人觸碰,但當記者問道,如果自己或身邊有人被“壞人欺負了”,會不會馬上告訴父母時,他卻猶豫了:“爸媽都離得那么遠,再說我也不敢告訴家長啊。”
“你認為你的老師、同學家長、村里的鄰居熟人,會對你或者你的同學性侵害嗎?”
“不可能!”一位13歲的石泉男孩脫口而出,“我們那兒治安很好,相互關系也很好,不可能有熟人欺負我們。”
對于這個問題,所有被采訪的孩子都給了記者否定的答案。孩子們都認為,老師、鄰居、同村村民都是熟人,不會傷害自己。
家長看法:總覺得不好直接說出口
同樣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十幾名留守兒童的家長,發現其中近一半家長甚至不知道什么叫“性侵害”。
房先生和妻子常年在西安做家電維修,10歲的兒子小悅在商洛農村和爺爺奶奶生活,“我也擔心過這個問題,但總覺得不好直接說出口,只是在說到新聞報道或者別人的事時,側面提一句。”
房先生坦承,我們農村家長或者是想不到這些事情,即使想到了也不好意思跟孩子開口談。而幾乎所有被采訪的家長,都說過這樣的話。
媽媽徐女士說自己常年在西安打工,和農村老家的兒子聚少離多。“在你看來,孩子學校的老師、校長,或同村村民、家長,可能對孩子性侵害嗎?”
這一問題,同樣被所有家長否定了。“一個村生活幾十年的鄰居,或為人師表的老師,相互都認識,怎么會侵害孩子呢?”徐女士說。
專家觀點:農村家長必須“啟齒”
此前有調查顯示,對孩子實施性侵害的加害人,六成以上是孩子熟悉的親屬、鄰居、老鄉等,他們就是利用熟人的友善和信任,接近并傷害被害人,且不少人多是利用受害的是孩子,有一定的好奇心或給予小恩惠進行引誘。
“農村人相互之間樸素的信任,讓留守兒童和他們的家長,都疏忽和放松了這方面的防范,加上孩子不懂得自我保護,農村初中和小學期間的性教育缺失,使農村孩子更容易受侵害。”瑪麗斯特普國際健康組織西安你我健康服務中心,從事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研究的相關負責人周女士指出,加之,大多祖輩或者其他監護人更多的在意孩子吃飽穿暖,甚至都想不到要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保護。因此做父母的,即使常年不在孩子身邊,或者不好意思,也必須“啟齒”。(郝蕾)
鏈接
性侵未成年人案暑期高發
據日前結束的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為未成年人構筑安全自護空間”新聞發布會介紹,僅北京房山檢察院兩年來就辦理了25起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涉及被害人30人,其中幼女17人,年紀最小的僅4歲。
還有一組數據更為驚人,以上的25起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大多發生在暑假期間,96%是熟人作案,而65%的被害人處于沒有成年人看護狀態。
四歲女童小豆的奶奶出門買菜,留下來串門的張某和小豆在家看電視,誰料張某想起以前看過的黃色光盤內容,對小豆猥褻,孩子疼痛哭泣,小豆的媽媽從旁邊的屋里趕來,抓獲了張某。北京房山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檢察處處長張敏分析說,很多性侵未成年人的案件都是在缺乏監護的狀態下發生的。
悲劇發生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說:“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家長更后悔不已。在張敏看來,家長在教育、充分監護責任上必須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張敏指出,結合這類案件,一個比較迫切的問題就是安全教育,尤其是涉及性,需要性知識和性觀念,家長要在青春期發育之前需要分階段的一點點滲透,讓孩子們在各個年齡階段對性知識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一些良好的性觀念和性態度,這個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太重要了。
下一篇:家庭,家長非誠勿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應弄清楚情況再說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