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家長表現:需要早期誘發的孩子往往自覺性比較差。家長們最頭疼的事就是孩子不愿意學習。在許多家庭中,家長們比較普遍的做法是督促孩子學習,甚至采取高壓政策,強迫孩子學習。
孩子表現:只要父母不在身邊,馬上做學習以外的事。
家教效果:父母的動機好,方法、意識也較合適,但督促的指令收效甚微。
解決辦法:
由于早期誘發強調“誘發”,不是指令,所以對自覺性差的孩子,一定要首先培養他的自覺性。否則,誘發指令得不到孩子的認可,孩子不會遵照執行。培養自覺性,就是幫助孩子確立“我要學”的觀念。
“我要學”是一種自我意識。它是指中小學生個體發自內心地認識到自己需要學習,能夠在沒有任何外界壓力的情況下,主動自覺地學習。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是孩子“他要學”,而不是家長“要他學”。
“我要學”觀念的確立十分重要。因為“我要學”觀念的產生,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沒有任何外界壓力,所以在“學”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就會主動設法克服困難。如果是在外界壓力下去學習,孩子遇到困難就會退縮而不學。
許多家長通過高壓、打罵等手段強迫孩子學習,這是“要他學”,有時也能見到效果。但是,由于沒有形成積極的觀念和良好的習慣,這種效果只能是暫時的。畢竟孩子不可能一輩子待在父母身邊,終究要離開家庭,到那時,家長的壓力沒有了,孩子就不會主動克服困難學習了,而是避重就輕,或者就不努力了。當然,如果家長在這暫時見效的期間里能把孩子的觀念改變過來,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也可以一試。
少年班里有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來自東北某省的孩子,要問他是不是聰明,可以說絕頂聰明。他六歲直接讀的小學六年級,小學一年就畢業了。然后初中三年,高中三年,12歲高中畢業,考進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誰能說這個孩子不聰明?
可是,他進了少年班之后,第一學期大部分課程不及格。按照中國科技大學的學籍管理規定,那么多課程不及格是要勒令退學的。學??紤]他年齡小,就讓他休學一年,回家好好把中學課程補一補再回來上大學。一年后他回來后仍舊是很多課程不及格。沒有辦法,中國科技大學只好讓他退學了。
班主任在送他回家時問他的爸爸:這孩子在中學時成績很好,為什么到中國科技大學后就不行了呢?他爸爸只說了一句話:在中學時成績好是打出來的。
這一下揭開了謎底:這個孩子到中國科技大學之后,不是“不能學”,他很聰明,而是“不愿學”。因為在中學時是在爸爸的壓力下學習的,沒有形成“我要學”的觀念,到了中國科技大學之后,中國科技大學不可能打他,這個壓力沒有了,他就不學了。
下一篇:自我提高,做孩子最好的家教老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家庭方法的16個對與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