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天能夠感受到快樂的孩子,未來也將會是幸福的
在談論積極態度之前,首先需要稍稍了解一下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在1998年提出。那之前的心理學研究不關心“人類需要什么”,而是把研究焦點放在“為何人類會患上心理疾病”上。對此表示疑問的塞利格曼提出“從長處而不是短處入手,從最好的而非從最差的開始著手設計,不僅要關注如何治愈患上心理疾病的人,也要研究如何讓健康人群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的方法”。這種意見成為積極心理學的發源。
以此為基礎,積極心理學從此前心理學所停留的“為何人類會患上心理疾病”的牢籠中擺脫出來,開始轉向研究“怎樣做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怎樣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人生”“怎樣才能變得幸福起來”等問題。
積極心理學主要探討快樂與幸福的話題。此外,也研究熱情、好奇心、人際關系、每個人的積極特質,以及性格外的價值、興趣、才華、能力等項目,甚至連婚姻、家族、教育、宗教等問題也加以研究。換句話說,積極心理學是研究“幸福生活”的學問。
積極心理學家們正確地把握讓人們變得幸福的原因,并以使這種原因與生活接軌為目的進行研究。他們發表了以下研究結果,即:積極的心態能促使人更接近幸福,越積極的人走上成功人生道路的概率也就越大。
人們最近對于積極心理學和積極心態有所關注的理由就在于此。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幸福的生活。為了能夠幸福地生活,人們學習、尋找工作、組成家庭,為了實現目標不斷努力。在積極心理學中所有人的基本要求是“幸福”,即致力于告知人們幸福生活的方法。
但人們所熟知的積極態度常有被歪曲的成分。積極心理學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樣,是一門為了讓人們生活得更加充裕幸福而研究人類生活中積極要素的學問。并且積極心理學主要的研究對象——“積極態度”是引導幸福生活的基礎,但人們通常會簡單地認為積極態度是為了獲得成功的一種手段。
于是數十年來,為人們所熟悉的“包括自我開發在內的成功指向性書籍”有著巨大的影響。這些書籍大多寫著“成功人士的習慣就是有積極的心態”“如果你想要成功的話就要成為積極的人”這樣富有支配性的內容。其實這些話從某些層面來說是正確的。擁有積極心態的人獲得成功的概率確實要比消極心態的人更高。
但積極心理學中所闡述的理論與“成功學”或是“為了獲得成功而進行的自我開發”并不完全相同。大多數人想象中的社會性成功并不一定會跟隨積極的心態而來。積極的態度是獲得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而不僅僅是獲得成功的手段,這才是正確的想法。
下一篇:表揚孩子要掌握好技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好家教可以控制荷爾蒙的沖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