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果果的媽媽王女士是某企業的成本工程師,用她的話講,培養孩子的理財意識已成為她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王女士說,果果之前學過古箏,但畢竟年齡小,缺少持之以恒的耐力。于是,她給孩子制定了練習古箏的獎勵計劃,張貼在墻上。“一星期,練到兩小時才起付,兩小時10元,三小時18元,四小時30元。”她說,孩子練完了,她可以馬上兌現付款。
之前,王女士家中還養過一只貓,她讓孩子收拾貓便便掙錢。“只要連續收拾五天,一天就可以賺1元錢。”同時,她告訴孩子,體力勞動的薪酬低于腦力勞動,從事腦力勞動才可以多賺一些。
對于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王女士同樣也通過金錢來進行懲罰。
“她之前大便后老不沖廁所,我說她,孩子還說跟她姥姥學的,這樣省水。”王女士說,她說了很多遍都不起作用,無奈之下,開始罰款。
“第一次先罰了20元,告訴她罰款不是目的,是為了讓她記得沖廁所。第二次她還是不沖,就罰50元。這樣三四次吧,孩子終于記得了。”她說,過段時間,自己會拿出記錄本,告訴孩子因為什么事情罰錢并探討是否值得。
對此,專家表示,母親如果將一切都金錢化,在孩子的意識中,將來可能會用金錢來量化情感。這樣的教育方式,結果或反向而行。換句話說,王女士的親子感情與財商教育沒有把握好尺度。
下一篇:上小學之前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陪讀”or媽媽“陪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