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教育者最傾向于做的是只看到負面的東西。正如我們讀一名被告的經歷一樣:通篇都是在說他的不好。教育者尋找的是一個人身上可被客觀化的東西,而重要的是每個人自己所感覺到的東西。當教育者遭遇一時的失敗時,對方是在躲避他以檢查之名對其隨意施行的窺探行為,有誰知道此人不是在自我豐富、以便在其與這名教育者分開時破殼而出呢?在家庭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萎靡不振的年輕人:人們把這種狀態稱作一潭死水。而這些孩子后來在走出原來的環境之后就覺醒了。送他們到國外一個家庭中生活是個很好的辦法。他們身上會突然出現原來沒有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原因是他們觀察了別人的言行、在別的地方找到了價值樣板。于是,作為主體他們在保持本色的同時也發生了變化,不知不覺改變了自己與他人締結關系和理解他人的方式,并學會相對地看待從前他們認為絕對化的一切。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很早就培養兒童的自主能力,做法是向他建議(不是強迫他接受)各種活動以及能與他共同發現甚至從事這些活動的各類人士或群體。起參照作用的成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榜樣作用,他不企求教授孩子某種方法、某種“特定的”方法(這違反教學原理),而是對自己每天要完成的工作表現出興趣。如果一位母親專注于自己所做的事并聽任孩子對別的事發生興趣,不去管他怎么做,不會指揮他朝這個或那個方向前進,那么像她這樣賦予生活以意義、在孩子眼中很幸福的人將成為孩子的榜樣,他也會尋找自己的幸福,他的生活也擁有了一種意義。同樣,一位對某學科感興趣的教師不應該煩擾對此不感興趣的學童。永遠不應該。他熱愛自己的學科,展示它,想把自己對這門學科的熱情因子傳染給學生,其中一些學生對此產生了興趣,但對于堅持不受者,他也不應該蔑視他們,而是讓他們安靜地去做其他的事……比如讀連環畫。“我不強迫你對我做的事感興趣,但它讓你的好幾位伙伴感興趣。那么別打擾他們!”最后,能被傳染的學生都被傳染了,至少在一年之內是這樣,那些無動于衷的孩子則忙著做別的事情,但他們并沒有被拋棄。不幸的是大部分教員不是捫心自問:“我讓人感興趣嗎?”“我吸引人嗎?”,而是把不專心、分心的學生趕出課堂或者責備他們:“你妨礙了我,你反對我,你不覺得我有意思,你只配得到蔑視。”在塞尚故居,我們會傷感地看到這位偉大藝術家的初中繪畫作業以及老師所給的蔑視性分數和評語!這名學生當時已經矢志追求一門學科,而人們卻認為他對此毫無天賦,這會讓他產生怎樣的憂愁。“人們”在這里指的是他的幾任繪畫老師。
下一篇:李開復探討家庭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父母最不應該做的18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