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說起教育,那真算得上一個沉重無比的話題。先從“要錢時言語不合,佛山少年持菜刀當街追砍母親上十刀”(《南方都市報》12月16日)說起吧。這孩子下此毒手并非與母親有什么深仇大恨,而僅僅是無節制地要錢,讓母親有了不滿的言語。據稱,他曾有過三次刀砍父母的經歷。
如果大家印象不壞,應當還記得前不久,“廣州一女中學生向母親要錢不成對其動手被母親捂死,該女生多年不稱呼父母只喊‘喂’”(《新快報》12 月13日)這件事吧?相同的是,倆孩子都對錢財有著不懈的追求。并且,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關系都屬于那種你死我活的關系。類似事件以往也沒少發生。為什么會 這樣?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有幾點你不能不承認,即:時下道德素質教育在課堂上幾乎是空白;社會不正之風對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大;獨生子女的教育本身就 是個難題。究竟要怎樣才能教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與分數和上大學相比,人格到底是最重要的,還是非常次要的?這個問題,政府與專家們不能無視。
心理之病不能無視,軀體之病同樣也要重視。“調查顯示廣州亞健康人群比例高達69%”(《信息時報》12月18日),確實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亞 健康應當不包含“完全不健康”的人群,如果將后者也加入,那又會是什么樣的比例?對于如何重視身體健康,有專家建議“調整生活方式和食療,并加強心理調 節”,他同時開出了食療藥方。說起來這個建議并不太靠譜。亞健康是怎么形成的?我認為應當是缺乏體育鍛煉、工作與生活節奏過快、不正常的飲食習慣等造成 的。這些問題,顯然不是醫學能解決得了的。政府提供免費體育場所、強制性休假等,都是有效的解決之道。
而對于“中山今年工資普遍漲幅超10%,你漲薪了嗎”(南方網12月16日),也為解決亞健康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路——如果市民收入有保障、社保福利健全,他們還需要為了工作而疲于奔命嗎?為了多掙幾個錢而舍不得休假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廣州貴族醫院生意不愁,看醫生‘起步價’千元”(《信息時報》12月18日),是不足為奇的。有錢人享受優質醫療資源,讓身體率先健康起來,沒什么不妥。何況,這些貴族醫院并非政府撥款,他們的存在自然是由需求來決定。
下一篇:父母孩子應避免7個禁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白領媽媽的“精神育兒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