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多元智能之父加納德在他的著作《多元智能》中提出人有八種智能。
1. 語言智能:作家、律師、記者、翻譯等,這些人都運用語言智能。
2. 數理-邏輯智能:像數學家、邏輯學家、科學家等主要是運用這些智能來解決問題。
3. 音樂智能:指運用音樂符號來思維。
4. 空間智能:指運用空間思維、空間想象來處理問題。大的場景中的代表如航海家、飛行員,小的空間智能運用的例子如雕塑家、建筑師、棋手等。
5. 肢體運動智能:指運用身體的全部或部分來解決問題或創造產品的能力。如舞蹈演員、運動員、外科大夫,還有一些從事手工操作的人等,他們都要運用到這種智能。
6. 人際關系智能:指對他人的理解,特別是對他人的情緒、情感、需要等方面的理解。如政治家、銷售員、教師等運用的是這種智能。
7. 自省智能:主要指對自己的了解。這一點我覺得在今天的社會特別重要,因為我們自己要做出很多決定,比如,你在什么地方居住,與什么樣的人結婚等這些問題都需要你根據對自己的理解來作出決定。
8. 自然主義智能:最好的例子是達爾文,他能夠用這種能力觀察自然界,來區分動物、植物的不同。這種智能可以幫助你買到最好的鞋、最好的自行車,在食品店里可以幫助你挑選最好的食品等。
以前人們認為人的大腦是一臺計算機,多元智能認為人的大腦是由八臺計算機組成,有些人這些計算機工作得比較好,有些人那些計算機工作得比較好。
每個正常人都具備多種智能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組合,一些人可能其中幾種比較突出,其余的相對弱一些;另一些人可能各種都均衡發展。而且每個人的智能優勢也有差別,并能按照各自的傾向、所處文化的偏好,把這些智能動員起來、引發出來。多元智能強調個性差異,認為承認并重視這些差異,才能在教學中更個性化地對待學生,我們的教育才會更加有效。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前院長默菲教授(Jerome Murphy)是這樣稱贊這一理論的:“這個項目的研究對人類的智能理論發起了挑戰,使我們對創造性和認知的理解更進了一步。它還使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思考教育的內涵,思考未來教育的模式……他們的工作幫助教育家辨認和培養那些在傳統教育中不被承認和沒有被發現的智能強項,開發和試驗了新的課程、新的活動、新的評估方法和教學方法,對美國各級學校有深遠的影響。”
多元智能理論提出后,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認為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寬容一些。有的孩子數理智能不占優勢,但是他愛勞動,他尊重師長,團結同學,他人際關系智能比較好,以后走向社會,也許他能表現出杰出的領導才能,也許他能成為出色的營銷員。目前,學校里考察學生的主要是兩種智能:數理邏輯智能和語言智能。有的學生恰恰這兩種智能不占優勢,容易被認為笨。事實上,任何一種智能都能夠幫助人們取得成功,但只靠一種智能發揮作用是有限的,必須和其他智能共同起作用,特別是內省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比如,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演奏家,音樂智能是首要的,但它必須和人際關系智能、內省智能以及身體運動智能相配合才行。一個語言智能強的孩子,如果人際關系不行,不能了解他人的感受,他的語言優勢也很難給他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正面的效果。
父母希望孩子如何發展,和父母的價值觀很有關系。為人父母,“善解人意”很重要。了解和理解孩子是實施正確、有效教育的前提,沒有了解和理解的愛往往是一個溫柔的陷阱,可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傷害。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和諧,從和諧家庭、和諧組織到和諧社會,和諧不僅是巨大的生產力,而且本身就是幸福目標。
張開冰認為,每個孩子都好比是一顆不同果樹的種子,是蘋果永遠
長不成橘子,不要因為蘋果價錢高,就把橘子、葡萄、桃子都按種蘋果的方法去種。讓橘子長成蘋果,這是不可能的!要承認差異,發現孩子的智能優勢,因材施教。
下一篇:不犯錯的孩子長不大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相信孩子,孩子的潛能才能發揮出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