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對于蒼白成長的獨生女媽媽來說,孩子的童年如同我的二度童年,我非常珍惜這第二次機會。因此,這些在一般成人眼中可能很幼稚的事情,我都像孩子們一樣認真對待。
有一次,我陪女兒去參加一場兒童才藝比賽,每人做一項主辦單位所指定的項目,以及一項自由發揮的作品。現場的參賽兒童多是母親陪同,少數幾位父親點綴其間,每人領來材料后,就開始在預計時間內完成一幅圖畫。許多家長在旁邊不時指點孩子如何如何,我可能是少數靜靜坐在旁邊欣賞女兒繪畫的家長,可能我的藝術才氣不如女兒,她從小就能畫什么像什么,(姥姥說的,聽得出來灌了水!)但是她向來信心十足,意發筆至,似乎確實頗為輕松就能完成畫作。看著她稚氣的臉蛋,透著十分專注的神情,濃密彎長的睫毛下是一雙靈慧的眼睛,雙眉因為用心而略略有點顰蹙,顯露出與年齡不相符的嚴肅,認真地在紙張上努力著。畫的是一幅她心目中理想的臺北市美景,如果入圍,她會有機會向評審老師當面說明畫中的含義。我的心中充滿柔情與感恩,在那個周六的下午,我能有這個難得的機會,陪著她專注地畫畫。
其實,帶她來參加比賽,只不過是給她創造一些經驗罷了。既然我們沒有患得患失,只求她在當下能表現自己最好的能力,因此,我們兩人頗為輕松,完全沒有其他家長的殷切期盼,反倒更能從此次活動中得到樂趣,收獲不是她后來得到的佳作獎狀,而是我們兩人的共同回憶,我發現即使親如母女,看似每天生活在一起,但是真正能在回憶中發光的點并不一定很多,我當時就覺得應該更努力地創造更多美好的共同回憶,雖然后來大家的回憶點不盡相同,但是,共同的話題還是可以增加不少。
我很遺憾地常常聽到家長們感嘆時不我予,可是了解到他們常不重視與自己孩子相處時的互動品質,我很好奇,即使老天再給個十年八載,延長孩子的成長時光,就會真的有什么差別嗎?
我的孩子成長于電動玩具剛剛問世的年代,不用說,其威力是所向披靡的。再多再好的玩具,都比不上一部電子游戲機。對于成年人來講,要戴上兒童的眼鏡,從他們的角度看世界是那么困難。我們的日程上,排滿了各式重要的事情,我們也把孩子的日程排得滿滿的,要他們按照我們認為的輕重緩急來過日子。在家長看來,再也沒有比打電子游戲更為浪費生命的了。我們雖然不能免俗地買了游戲機,卻發現他們玩的時間,總是多過我們的限制。這漸漸成為我們關切的重點。確切地說,電子游戲成為我們對孩子不滿的主要原因,就像現在父母總是覺得孩子玩電腦、上互聯網太多一樣。
這令我很不開心。有一天我終于想通了,如果不能打敗它,那么,就加入它吧!
我開始要求加入跟他們一起玩,他們很驚喜,因為以前常常邀我玩,我都表示沒有興趣并露出鄙夷的神情。現在我竟然主動要求加入了,他們興奮極了!于是我們興高采烈地一起玩開了。當然,畢竟手指不靈活又欠練習,死得很快,我只不過成為了他們的笑柄。但是,至今我還似乎能聽到,客廳中回蕩著孩子們天真歡樂的笑聲。因為一起玩電子游戲,我們曾經一起度過了許多開心的周末夜晚。客觀地說,他們確實花了一些時間玩電子游戲,而且如今都上30歲了,有時候還會玩玩游戲來解悶。不過,事實證明電子游戲并非毒蛇猛獸,他們也都能平衡健康地成長為有用之才,并沒有耽誤正事。
女兒從小興趣廣泛,跟她一起,我們常常有機會研究獨角仙(甲蟲)、蜻蜓,養蠶寶寶直到它破繭而出成為飛蛾,為了偷摘別人的桑葉而被人追趕,養蝌蚪直到它長成青蛙放生了,在膠卷盒中泡水養著綠豆等它發芽。(有一次我把拍完要送去沖洗的膠卷隨手放入盒中,第二天才知道已經在水中泡了一晚,泡湯了!)兒子喜歡收集小汽車,后來喜歡收集棒球卡,家中到處都散落著他的小汽車,我從來不知道世界上有這么多各式各樣的車型。對于蒼白成長的獨生女媽媽來說,孩子的童年如同我的二度童年,我非常珍惜這第二次機會。因此,這些在一般成人眼中可能很幼稚的事情,我都像孩子們一樣認真對待。
我享受了孩子成長的快樂,彌補了我童年的不足,他們似乎也因為我的這種態度,而度過了相當無憂無慮的童年。我們之間也因此建立了相互信任、開放與尊重的基礎。
現代父母想要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陪伴他成長。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用開放的心態陪在他身旁。年老的父母固然渴望陪伴,年少的孩子更需要陪伴,但是現代人最缺乏的莫過于時間了。隨著孩子成長,陪伴的重點,將不只是在時間的長度上,還有陪伴的質量問題。
在我成長的歲月中,婦女在外工作的仍是少數。我的母親是完全忠心地守在家中,內向的她幾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總是把家整理得清爽舒適,全心等著出門工作上學的先生女兒回家。她的全部生命都給了這個家,失去了自己的追求,也就缺少自己的成就感。面對著她辛苦準備的飯菜,本來是和樂的天倫享受,卻往往因為一些芝麻瑣事,她就對爸爸或是我生起氣來了,也可能我們從來沒有表示過感謝吧!造成我向來覺得吃什么一點都不重要,在什么氣氛下吃才是最重要的。三個人中只要有一個人心情不好,其他人又怎能品嘗得了山珍海味?我后來的原則是不要太勉強自己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也就是說我只要做了,就絕不抱怨,會引發我抱怨的事,我就盡量不做了。有時候,我們可能吃的很簡單,家里可能不太整潔,但是,我掌握住和諧開心的氛圍,我認為家人相聚的氣氛遠比任何物質的享受重要。我不要自己重蹈母親的覆轍,為了精心準備晚餐把自己累得情緒不佳,我覺得這是舍本逐末了。家人在一起吃什么做什么,都不比氣氛如何來得重要。有時候為了省電,全家四口擠在一個開空調的小房間里,大人睡床上,兩個小孩一人一邊在床旁打地鋪,大家也興奮得不得了。
如果你是如此幸運,一生就只有一次為人父母的機會,為什么不好好享受其過程中的每個片刻呢?有人說,人生最美好的時刻都在回憶中,直到我的子女成人,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卡內基克服壓力的金科玉律第一條就是“活在今天的方格中”,用在親子關系上完全恰當。當孩子成年后,父母才突然發現當時的許多擔憂,其實既不必要又多余,妨礙了我們享受當下的快樂,甚至制造了許多不必要的親子緊張。
中國人憂患意識比較強,幾乎不習慣沒有煩惱的日子,我們常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總之,離開憂慮反倒不安。現代中國改革開放30年,我們的生活水準全面提升了,可以慢慢培養“人有追求快樂的權利”的態度與信心。即便是受到幾千年來過于嚴肅正經的人生態度的約束,我們也可以容許自己與孩子一起享受開心與快樂地成長。因為,孩子只有一次童年,而家長又只有這一次做父母的機會,何不好好把握一起成長的機會,享受親子相愛的快樂時光?這些吉光片羽,將是親子雙方永難忘懷的美好記憶,也是各自在人生旅途中,無可替代的幸福加油站。許多力量與資源,都將從這些美好的共處時光而來,成為親子雙方應對未來挑戰的核心能源。
這一段共創美好回憶的機會稍縱即逝,短暫到你還來不及意識就成為過眼云煙,許多無傷大雅的事就不必太在意吧!讓自己與孩子都能享受這份良緣,珍惜在一起的寶貴機會。
卡內基開創人生金科玉律第一條: 活在今天的方格中
下一篇:“虎媽”不是中國式代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增強身為家長的自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