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為什么當你教會子女識別情感,沖突會停止?
當你花時間幫助子女懂得他的情感,給它們貼上標簽,并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這些情感時,你就加強了子女的情感智慧。他不是非要跟你過不去!他知道怎樣與你和世界上的其它人相處。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彼得·沙洛維的研究成果顯示這樣的孩子有以下特點:
懂得自己的情感
當一種情感出現時,他能夠識別,這是情感智慧的關鍵。這使他能夠懂得自己。他不是自己情感的犧牲品,被強烈的情感如受挫、嫉妒等搞昏頭腦。反之,他能在這種情感發生的初期抓住它,并利用它幫助自己懂得自己的需要。當他受到兄弟的煩擾,他不會大發雷霆并馬上反擊,這只會給他自己找麻煩,他能夠在各種情感發生時懂得整個情感的“頻譜”——像激怒、煩惱、和受挫。在這些情感發生的初期識別它們,使管理這些情感并選擇有效和適當的反應容易得多。
自我控制并監控管理緊張狀態
有情感智慧的孩子會自控。他們不會整天頻繁發生強烈的情感爆發。他們遵守自己的行為標準而不是打人、咬人、罵人和摔東西。他們能夠識別自己變得緊張的情緒,用一定的方式如暫停、深呼吸,或跑步,使自己平靜下來。他們不會輕易發脾氣。
識別導火索
每個人的性格決定了我們愿意用思考或是交談來解決問題。有的人喜歡意外的驚喜,有的人認為意外帶來壓力;有的人認為參加舞會、看電影或購物是一種享受,有的人卻對這些東西反感;有的人在前進路上遇到障礙馬上止步,有的人卻一試再試不肯認輸。
有情感智慧的孩子具備這種自知之明,所以他們知道有哪些引起自己不安的導火索,他們會盡力避免或減少其破壞作用,并學習有效的對策。一個原來在離開朋友家時又哭又鬧的孩子懂得了在玩的高興時離開讓人頭痛,但她可以定一個減輕煩惱的計劃。一個對朋友大叫:“我恨你,快滾開,”或把玩伴推開的孩子學會對他的朋友說:“我們看一會兒錄象吧”或“我現在想自己做這件事,”他懂得自己是一個需要空間和安靜的人,在小組里跟別人玩會使他感到精力耗盡。一個被許多小事搞得心煩的孩子,以前他認為自己的生活被搞亂了,現在他學會說:“我只是需要傷心一會兒”。一個以前用沉默抗議,捂著耳朵跑開,不肯跟父母交談的孩子學會說:“我需要想一想”或“我還沒準備好談這事”。
能夠對付生活中的起伏
當孩子們感到不安或緊張時,他們不會直接告訴我們。通常他們好像越長越小,比如不肯自己穿衣,哼唧,或半夜醒來。四歲的小兒會尿褲子,或害怕衣柜里有鬼怪,十二歲的孩子會昏睡或處處作對。學習識別導致他們不安和緊張的各種因素使有情感智慧的孩子能夠明白自己的恐懼和憂慮,并適當地調整自己。他們不是非要發怒,因為他們知道怎樣去做會使事情向有利的方向轉變。正是這種自信使他們在面對人生挑戰時泰然自若。
懂得別人的情感,善于與人相處
有情感智慧的孩子懂得這兩句話之間的重要區別:“你不是我的老板!”和“我們能不能談談?”他們能夠既堅持己見又不傷害別人的情感。他們知道何時和怎樣談判,使他們能夠與人合作而不是對抗。
主動
有情感智慧的孩子自己寫作業,練琴,并使自己的東西井井有條——即使你不在!因為他們懂得自己的情感,能夠利用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做功課。他們會正確對待挫折,在需要的時候尋求幫助,并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分出主次。
與別人保持健康的關系
丹尼爾·戈爾曼說:“有情感智慧的人們是社交之星。”有情感智慧的孩子懂得怎樣與你和他人相處。結果是他們在愛情生活中和職業上都是成功者。最重要的是他們即使在青春期也能與你保持感情上的緊密聯系。
下一篇:家長哪些語言傷害了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使子女停下或行動起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