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留學日本的中國學生汪某因學費問題,在上海浦東機場連續9刀捅傷前來接機的母親。在尊崇“百善孝為先”的中國,這樣“以怨報德”、“大逆不道”的行為觸動了國人的神經和情感。
雖然是個案,但是給我們敲響的警鐘,卻震顫著每一個人的心扉。
是什么讓現在的一些孩子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無限度索取?是什么讓如此多的孩子喪盡天良?是什么讓孩子如此的極端自私,只顧自己享受,卻不見親人的辛勤勞作與節衣縮食?為了自己的一點點私利,連自己的母親也不放過,這到底是怎么了?
這把刀不只刺傷了一個母親的身體
很多人都知道這則故事,一個逆子將母親的心殘酷地挖出,手捧著母親的心去實現自己的自私愿望時,不慎摔倒,只聽見母親的心發出了聲音:兒子,摔疼了嗎?這則令人極其傷心、痛心的故事,如今卻成了異常殘酷的現實版。
4月1日,在浦東國際機場大廳內。一名留學日本的學生,向前來接機的母親連刺九刀,母親當場昏迷,起因竟是嫌母親寄給他的錢少了。就在母親的解釋中,這個喪盡天良的兒子,向自己的親生母親舉起了屠刀,而且捅九刀之后揚長而去,可憐的母親被送進醫院搶救。
這位不幸的51歲顧女士,脾胃均被刺破,右手骨折,醫院隨即發出了病危通知單。我們還是看看這位養了個禽獸般兒子的母親吧,當她知道自己的禽獸兒子“汪某在看守所里情緒特別不好”時,她才虛弱地問道:“津津(音)他怎么了?”(兒子的乳名吧),就在悲慘的事情發生以后,顧女士仍然連連替兒子解釋:“這次地震,那里的物價都漲了,他開口要錢也是沒辦法”、“難道媽媽平時對你不好嗎?”、“難道媽媽對你提的要求還沒滿足嗎?”、“不知學校還要他嗎?”
這位顧女士,五年來為了兒子每年的八萬元學費,每個月的兩三萬的生活費,不辭辛勞整日在服裝商場里打拼,而且她的妹妹不忍心看姐姐如此辛勞,也幫助姐姐十萬元之多。她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會向自己舉起了利刃,連捅了殘酷的九刀!
這把刀不只刺傷了一個母親的身體,也刺痛了備受責難的中國式家庭教育。
許多父母教不會孩子感恩
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提供的一份于2010年1月完成的《青少年健康人格調查結題報告》顯示:中小學生的人格心理問題并不嚴重;高中雖是問題高發階段,但因高考被掩蓋;而進入大學則表現明顯。
這份報告隨機選取了北京市、遼寧省大連市、吉林省長春市、山西省太原市、貴州省貴陽市、湖南省長沙市五個地點,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了當地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學生,共發放了3500份問卷。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一半對未來沒有明確規劃;三成與父母不溝通,有四分之一與父母出現矛盾才主動溝通;近一半在社會交往中缺乏安全感;有一半對生活不滿意;約兩成對現實生活感到空虛不安;六成大學生覺得孤獨;有八成認為社會不平等,他們中還有的已發展成憤怒情緒。
就從汪某母子的現狀來看,也是讓人如鯁在喉:一邊是母親的含辛茹苦,另一邊則是兒子的心安理得。母親的舐犢情深令人感動,但這是一種溺愛,母親在物質上無私地滿足兒子的同時,也給兒子身心健康埋下了安全隱患,當兒子認為母親的付出是那么理所當然的時候,母親稍有怠慢,就會讓兒子不滿。而“機場刺母”的發生,正是這樣一幕現實悲劇。
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心理咨詢師吳宏新說,“機場刺母”雖然只是個例,卻是一面鏡子。兒子雪白的利刃、母親殷紅的鮮血,愛與恨的交織,理想與現實的反差,都在提醒我們:愛是母子關系的焦點,也是母子關系的盲點。這樣畸形的愛教不會孩子感恩。
不能忽略孩子精神生活的培養
山東大學醫學院心理學教授宋微濤說,不少父母過分注重兒子物質生活的享受,而忽略精神生活的培養,極力想給孩子營造一個“溫室”環境。但是,這個“溫室”缺乏必要的風雨冷暖、人情世故、生活曲折等成長元素,使得如此環境下的“花朵”難以茁壯成長。這是家庭教育的“致命空白”,也是當前我們應當深思的社會問題。
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既然傳統的道德秩序已經打破,那新的秩序就該盡早建立,這正是所謂的孝道倫理。父母愛子女但不致溺愛,子女敬父母但不可愚孝,這才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家庭倫理。父母對待兒女,應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去交流,才能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人成才始于孝敬、感恩。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很難想象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順,缺乏感恩之心,還能反哺社會。因此,從小培養孩子孝敬的美德,讓孩子常懷感恩之心,對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意義十分重大。
下一篇:80后父母的育兒煩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6妙招應對愛頂嘴的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