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所有的爸爸都能夠成為英雄
約瑟夫·坎貝爾在《神話的力量》中寫道:英雄就是將自己的生活獻給偉大的事業的人。大部分的爸爸將自己的人生獻給下一代的子女。希望子女比自己更成功、比自己更富裕、比自己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為此甘愿犧牲自己的人生。爸爸就是這樣的。
讓我們來看看慶北地區有名的清溪金鎮(義城金氏)的家族吧。清溪家族之所以能夠500年來以名門之家聞名,是因為有一位與退溪李滉同時期的人物——清溪金鎮。清溪在年輕的時候就放棄了科舉考試,回到家鄉專心教育子女。
古時候的學者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為了飛黃騰達,不惜扔下妻兒老小專心于科舉考試。在當時的那種權貴社會,如果身為一家之主不能考取功名,整個家族也只能落入平凡落寞。清溪在一開始也準備了科舉考試,但卻突然放棄了這條路,選擇了另一種人生。
清溪鉆研科舉學習,于中宗20年(1525年),25歲時考上了司馬試。司馬試相當于是為了最終的文科考試而進行的首場考試。考上司馬試的清溪那時正在準備相當于二次本試的大科。有一天為了去今天的首爾,在過聞慶鳥嶺時,他偶然地從一個看相的那里聽到了這樣的話。
“呵呵,看你的命運,與其當生參判,不如當贈判書啊!”
生參判的職務是負責參判,這要通過科舉考試的最后一關才能實現。贈判書是當兒子考中科舉并得到官職登上高官之位時,給考生的爸爸名義上的一種官位(判書)。
聽到此話,清溪竟毅然回到了故鄉,開始專注于子女的教育。如此果斷的選擇真是讓人瞠目結舌。比起自己的宏偉前途,他認為子女教育才是更重要的百年大計,也就是說,清溪為了持續可能的家庭經營,而投身于奠定家族基礎的事業當中。
清溪47歲時,妻子不幸離世,從25歲的長子到還未斷奶的女兒,一共五男三女的撫養之任就都落在了他一個人的肩膀上。當時在兩班(古代高麗和朝鮮的世族階段)家庭里,妻子去世后,可以再婚,但他始終未曾另娶,而是自己一個人將八個孩子撫養成人。他是擔心再婚之后,新的夫人會和子女不和。
清溪雖然對子女的態度和藹可親,但卻不失嚴格。1547年,他開設了一間學堂,為自己的子女和村里的孩子們教書。雖然學堂規模很小,但規矩制定得一絲不茍,目的就是為了嚴格教育學生。后來,清溪將五個兒子相繼都送到退溪那里讀書。
其實在當時,有些父母對是否要將孩子送到退溪受教而猶豫不決。因為退溪的教育并不以科舉為目的,而是只專注于研究學問展開教學。也算是一種補習班,卻對提高成績和科舉考試沒有太大的幫助。
為了子女的成績和今后事業的成功,對于只重視科舉考試的爸爸來說,將退溪聘為課外老師是不太情愿的。但清溪卻讓自己的五個兒子都到退溪的門下求學,又在離家三十里遠的地方建亭督促子女學習。
清溪的子女教育是成功的,他的五個兒子在科舉考試的道路上先后考中,他們分別是長男藥峯金克一、龜峯金守一、云巖金明一、鶴峰金誠一、南岳金復一。這其中金克一、金誠一、金復一考上了文科科舉,金守一、 金明一考上了司馬試。清溪家門因五兄弟都考中了科舉,被稱為“五子登科宅”,清溪成為了“贈吏曹判書”。也許換做別人,觀相人當時說的話興許之后會當做廢話,不過清溪卻聽從了他的意見,并大獲圓滿。
下一篇:當孩子的好心辦成了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爸需要的是嚴格和慈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