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影視劇越來越低俗 家長擔心對孩子產生誤導
時值寒假,孩子們終于有機會走進電影院或在家中享受“電視時間”了。但現在的一些影視片越來越低俗,家長們又擔心容易對孩子產生誤導。
如何通過與孩子共同欣賞影視片的機會,與之溝通交流,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傳遞給他們,同時為孩子設一道安全的防線 ,在今天,這真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和對待的家庭教育話題。
近日,電影《金陵十三釵》在全國各大城市火爆上映,在眾多的觀眾中,不少中小學生夾雜其中,但一些家長和學生對其中的某些場面、鏡頭提出了質疑。北京的一位家長秦女士說:“我兒子上小學二年級,看到影片中血腥的場面,嚇哭了。結果,只看了一半我就帶他出來了。”初一學生張苒表示,她和同學一起看了這部電影,最突出的感覺是“太殘忍了,看了很難受。”
穿越劇誤導孩子沉迷幻想
前不久,南京兩名15歲的女中學生癡迷于穿越劇,相約在月圓之夜跳樓穿越到清朝,所幸被家長及時發現,未釀成慘劇。
近期熱播的一名穿越劇吸引了不少中小學生。北京的一名初中女生在給同學的微博中寫道:“《步步驚心》里的女主角是通過車禍穿越去清朝的,不知道我們可不可以去?”據了解,穿越劇很受學生青睞,甚至不少孩子一起研究如何穿越去古代——故意撞車、被雷劈、一刀刀地割自己……其中有的孩子還相互鼓勁:“大家一定要努力地穿!總有一天你就穿過去了!”家長胡女士擔心地對記者說:“孩子們這是在談論死亡呀!怎么好像換成了‘穿越’,就變得輕松和神秘起來了?”
所謂穿越劇,大多取材于網絡上流行的穿越小說,其基本要點是,主人公由于某種原因從其原本生活的年代離開、穿越時空,到了另一個時代,在這個時空展開了一系列的活動。據不完整統計,網絡穿越小說迄今約15000部,年均有200多部出版成書,已有百余部小說被拍成影視作品。為了提升銷量,創作者極盡夸張之能事,曲解歷史,過度戲說,為求好玩好看,異想天開的編出一些人物,在穿越手法上更是屢屢突破道德底線。
暴力、色情內容污染嚴重
不少影片、電視劇中的情節連成人看了都覺得太血腥,孩子們確實難以承受!小學生家長龔女士坦言:“現在,除了動畫片,我不敢帶女兒去看其他影片,因為那些影片不適合未成年人,電影院的宣傳海報中并沒有提醒。”
據媒體報道:某市16歲的女孩小芹受色情片的毒害,為模仿片中的情景,多次和所謂的朋友聚眾淫亂,最終被送進看守所。無獨有偶,一群未成年人結成了“兄弟敢死隊”,后因內部矛盾分成兩派頻繁斗毆。其手段之狠毒、殘忍都與影視作品中的表現極其相似!這些孩子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表現得若無其事,甚至在殺人后稱:“不后悔,對自己的生命無所謂。”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海淀區法院審判員尚秀云曾透露:青少年犯罪低齡化趨勢明顯。過去的孩子犯罪多是偷東西、打架,而今則經常出現殺親、搶劫、持刀殺人、報復性放火等行為……在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的370多個孩子中,83%經常光顧黑網吧,經常看槍殺、打斗等暴力內容影視劇。
槍殺、打斗類作品還會影響青少年的正常交往——當他們與別人發生沖突時,不知道除了大打出手以外,還有什么別的方法。經常觀看暴力影視作品的少年兒童還會對社會產生恐懼感、不信任感和危機感。
近日,一項對2652人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42.1%的人認為“影視文化走向低俗”;39.7%的人表示是“傳播了不正確的價值觀”; 52.2%的受訪者認為“當下國產電影色情、暴力、低俗等問題嚴重”;53.7%的人表示,“以血腥、暴力、惡搞為噱頭,不利于青少年成長”。
多數家長自己為子女把關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家長們擔心一些影視片越來越低俗化,暴力色情鏡頭時有出現,對孩子產生誤導。小學生家長顧媽媽透露:“女兒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竟問我情人是什么,后來才知道是班上一個小朋友從電視上看來的詞。這讓我突然對電視劇和電視節目產生了很高的警惕性。因為我們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也不可能把電視劇全部先‘審查’一遍,所以最簡便的方法只能是拒絕電視劇;我們通常只讓女兒看動畫片、兒童節目、科普類節目和讀書類節目,也買了一些兒童電影光盤給孩子看。”
喬女士是一位全職媽媽,她說:“現在一定要做到對影片心中有數,才會帶女兒去看電影;在家看電視劇也一樣。我的做法就是先做足‘功課’,謹慎選片,即上網看看影評、電視劇的評論和介紹,問問身邊的朋友,預先了解劇情,確定沒有不適合孩子看的情節才行。”
身為中學老師的駱女士,在看電影、電視劇方面,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自己上五年級的兒子,都會提出一些限定。她對記者說:“兒童心智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電影電視劇中殺戮的血腥場面、消極的心理影射、某些隱喻性的挑逗以及激情場面,不排除會對部分孩子造成心理傷害。一次我帶兒子看電影,其中出現了我不曾預料的打斗、槍殺情節,我當時立刻帶兒子離場。”駱女士認為,如果中學生觀看類似《金陵十三釵》這樣的影片,其中涉及“處女”、“妓女”一類的字眼或強奸等比較暴露的鏡頭,家長一定要跟孩子充分交流,重在把影片的意義告訴孩子,引導他們去了解那段歷史,放大影片中值得頌揚的內容。
在兒童接觸影視文化中,家庭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據一項調查中顯示,有42.9%的父母會陪同孩子看電視;在家長對孩子觀看電視的態度上,有28.3%的家長支持,他們大多“希望孩子在電視中得到樂趣、學到知識”,“學習主人公的高尚美德和頑強拼搏的精神”。父母和孩子一起看電視、電影,除了能有效“把關”以外,還有一個好處是能與孩子進行必要的溝通,這或許能對孩子更好地理解其內容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此外,父母有意地將自己正面的、積極的評論傳輸給孩子,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
呼吁限制出臺政策
有統計顯示,2011年我國故事片產量已超過500部,高于美國;國產電視劇產量達1.4萬集,為5年來最高,居世界第一。可以說,大眾傳媒已經成為孩子們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
電影、電視劇作為大眾傳媒中影響最廣泛的載體之一,擔負著教育少年兒童的責任。其內容如何,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們的成長,需要政府部門、社會、學校、家庭幾方面共同攜手為他們撐起一把保護傘。
去年12月15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電影不得含有宣傳吸毒、渲染恐怖等情節;而國家廣電總局也在前不久發布通知,從2012年1月1日起,各衛視黃金檔不得播出宮廷劇、穿越劇等四類劇集,并在2012年10月之前不再接受批準以上題材劇集的立項申請。這兩條規定,對少年兒童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
國內一直沒有實行電影分級制度,對電影的審查實際上只是通過刪減鏡頭,達到讓所有年齡段觀眾都可以觀賞的目的,其實這一做法對中小學生乃至幼兒來說,并不適宜;對電視劇的審查也沒有到考慮這些作品有可能對未成年人成長帶來負面作用的層面。不少家長如是說。
另外,有家長呼吁電影院借鑒網吧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的方式,采取“強制加提示”的做法。目前,對于應該限制低齡學生涉及的影片,還沒有在售票、入場時要求出示身份證或學生證,以判定學生是否可以觀看;抑或提示未成年人的家長,讓他們來選擇或陪子女觀看。
下一篇:細筆描摹個性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教師被逼下跪的罪與罰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