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從事教育實踐工作12年了,真的從來沒有感覺到老師生命的主要工作是照顧孩子——干活。我一直認為,和0到6歲的兒童在一起,是最具有科研性的,是最應該集中在對生命變化的觀察中,對認知發展的觀察中,對心理形成和發展的觀察中,對精神建構的觀察中的。這是多么有趣和有意義的工作。但是,我發現教師的很多工作都被指定為“干活”。似乎注意力都放在了忙忙碌碌地打掃、清潔和一堆的瑣碎事情中。也就是說意識狀態在物上,而不是在人上。
所以,應該給老師建立一個概念——你是一個智性的工作者,你在從事一項智性的工作。即使在照顧孩子時,這工作里也蘊涵著兒童心智發展的秘密,而不是一個家庭主婦式的照料,這樣才能使一個幼兒園教師的工作變得有意義,這一步必須從“教師”開始。
為什么要說這一步必須要從教師開始呢?原因是家長從內心深處認為老師是保姆,是“照料”自己孩子的人。所以,在平時的交往中,我很快發現,家長總是在指責老師,指責的內容無外乎“沒吃好”、“摔到了”、“臉被小朋友摳了”、“褲子濕了沒換”……你很難發現家長在關注:孩子的認知狀態與他的年齡是否相符,孩子為什么沒有專注力,孩子的活動是否有智力目的,孩子的心理狀態是否良好……這和銀川、廣州的家長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應該試著改變,使我們家長的注意力和老師的注意力關注到兒童生命的成長中去,而不是關注在無關痛癢的事物中,這樣的扭轉才能造就優秀的老師,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才能夠使我們的孩子正常化。
我之所以寫上面的話,是因為在我們的機構中要求老師在孩子早餐結束后回到教室,老師就要坐在教室里等待,等待每一個孩子智性活動的發生,并時刻等待著孩子們對她的需求。我們的規則是,在此期間,不許干活,一切都要在孩子到來之前完成,假如依然沒有完成,也要在孩子離開教室后再來完成,這個時間每個老師都應該有這樣的想法:今天,將會有一個巨大的事情發生,我要在這兒準備著。這樣的一個心情本身就營造了一個智性的氛圍。我對老師這么說:“如果,你正在家里做一件智性的活動,你的媽媽走來走去地干活,那將是多么可怕的事,時間一久,你的心態就被破壞和改變了。”
所以,老師應該是兒童生命成長旅途中的智者,你應該永遠地等候在那里,等候著那個時刻的到來,等候那個孩子智性活動的機會。但是這樣的一個心態,是需要家長的支持的,如果沒有家長的支持,沒有家長的理解,老師就會應付生活中的瑣事,教師的性質就變了,就悄悄地、逐漸地,轉化成了保姆。
終有一天,我們會明白,那個人是我孩子的老師,不是我孩子的保姆;終有一天,我們會學會尊重我孩子的老師,而不是指責她;終有一天,我們會學會跟我孩子的老師很好地溝通,而不是勒令她。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協助孩子,造就一個優秀的老師。文/孫瑞雪
下一篇:興趣的培養重在怎么學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自然給孩子們帶來的快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