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我也成了一個父親,面對天真可愛的兒子,我開始認真思考:我的家庭教育應該怎么進行?我開始了對青少年教育的真正思考。
中國的幼兒教育,常常是把孩子的思維固化,即一元化。但對孩子現實生活中的行為和價值觀卻允許甚至鼓勵多元化。孩子人生價值觀的隨意取舍所造成的心靈混亂是中國家庭教育最失敗的根結之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常常很困惑,因為從爺爺輩到父母輩,他們不會堅持一個固定的價值觀。當爸爸說不行的時候,孩子可以到媽媽那兒獲得許可;媽媽說不行的時候,孩子可以到奶奶那兒獲得許可。這樣,孩子就會覺得:價值觀這種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可以因人而異的,是可以協商或打折扣的。這種教育的結果會直接導致孩子做事時看人下菜碟、不堅持原則,對正確和錯誤沒有是非觀,出問題善于找借口為自己開脫。
我對兒子教育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就是:在我們夫妻配合之中,堅持一個聲音、一種態度。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到困惑和茫然。我兒子從小就適應了這一個聲音。當他媽媽說不行的時候,他就不會再來求我。因為即便是她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我也不更改。錯了我們夫妻可以回過頭來再商量,但是面對孩子時,我們是一個聲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認識到:價值觀應該是一元的,因為爸爸的意見也代表媽媽的意見,媽媽的意見也代表爸爸的意見。此外,我從來不讓我的父母參與我們對孩子的教育。爺爺奶奶可以表達愛,但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我會請他們離開現場,以避免他們的想法困擾孩子的價值觀。這樣孩子才能不困惑、不茫然,內心充滿正向的力量。
如果說價值觀的培養為孩子種下了堅實的生命之根,那么在我看來,創造力的培養則給了他日后飛翔的翅膀。我們的教育多為鼓勵孩子順從、聽話,不鼓勵獨立見解;鼓勵中庸、隨大流,不鼓勵競爭、冒尖;鼓勵穩妥、可靠,不鼓勵異想天開……這些都嚴重束縛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這是家庭教育中又一個失敗的地方。
上海市教科院曾公布了針對上海、天津等六座城市共計1.1萬名中小學生創造力發展現狀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僅25%的學生具備初步創造力,且隨著學段的升高孩子的創造力逐漸下降;85%的教師和半數以上的家長不能容忍孩子的“奇思怪想”。
前武漢大學校長劉道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了一組數據:2009 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 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在中小學生中,認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只占14.9%。此外,美國幾個專業學會共同評出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明中,沒有一項是由中國人發明的。中國學生每年在美國拿博士學位的有幾千人之多,但美國專家評論說,雖然中國學生成績突出,但想象力卻極為缺乏。
這一具有說服力的數據無疑是在給我們做父母的敲警鐘。要想讓孩子在未來的世界有所作為,首先就要培養他的勇敢和創新精神。這方面,我們不能完全指望唯書本“標準答案”和“題海戰術”是從的學校教育。我們必須從家庭教育開始,鼓勵孩子在思想上大膽創新,在行為上規范慎行。
未來世界是創意為王的世界。創造力的內核是想象力。真正的想象力是拒絕一元化的“馴服”的,多元化的可能性和敢于打破常規的“調皮”才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
對價值觀的“不寬容”,但對創造力的“大寬容”,才能把我們的下一代引向燦爛的未來。
下一篇:解析孩子上課總走神的原因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健康的情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