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本病誘因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及其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癥。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很多,在我國,膽管疾病為常見病因,在西方國家除膽石癥外,大量飲酒也為主要原因。
約50%的急性胰腺炎由膽管結石、炎癥或膽管蛔蟲病引起,尤以膽石癥為最多見。胰管結石或蛔蟲、胰管狹窄、腫瘤等可引起本病。
還有十二指腸憩室炎、腸系膜上動脈綜合征,大量飲酒、暴飲暴食,膽、胰或胃手術后,腹部鈍挫傷,甲狀旁腺腫瘤、維生素D過量、家族性高脂血癥,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柯薩奇病毒感染等。
另外,一些藥物也可誘發急性胰腺炎,有硫唑嘌呤、腎上腺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四環素、磺胺類藥物等。
【主要癥狀】
急性胰腺炎的癥狀比較明顯。突然發作的上腹疼痛,伴惡心、嘔吐。腹痛為持續性、陣發性加重,重者向腰背部放射,平臥位加重,前傾坐位時減輕。
多伴腹脹及中度以上發熱,一般持續3~5日。出血壞死型可出現全腹劇痛及腹膜刺激征陽性。伴有腹水出現,多為血性、滲出性;患者腹部或臍周皮膚青紫,低血壓和休克;血鈣降低;腸麻痹;多器官功能衰竭。
【就醫指南】
本病分為急性水腫型和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前者約占90%,預后良好;后者少見,但病情兇險,可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前常有暴飲暴食、飲酒、膽石癥或膽囊炎發作史。血、尿淀粉酶,血清胰蛋白酶、脂肪酶、磷脂酶A均升高。
局部并發癥有胰腺膿腫與假性囊腫,全身并發癥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敗血癥、肺炎、腦病、糖尿病、血栓性靜脈炎、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疾病或并發癥。
【西醫治療】
* 監護:注意體溫、呼吸、脈搏、血壓及尿量。每日至少2次仔細檢查腹部。不定期查血常規、淀粉酶、電解質和血氣情況,必要時進行胸部、腹部X線或CT、超聲檢查。禁食,必要時胃腸減壓,減少食物刺激引起的胰液分泌。
* 抑制胰液分泌和胰酶活性:阿托品每次0.5毫克,肌內注射;西咪替丁每次400毫克,靜脈滴注;或雷尼替丁每次150毫克,每日3次。5-氟尿嘧啶0.5克,靜脈滴注,每日1次。抑肽酶每次2萬單位/千克,靜脈滴注。
* 抗休克及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可用右旋糖酐40~70克、多巴胺、清蛋白、電解質等。輸液速度及量應根據中心靜脈壓與治療反應加以調整。山莨菪堿肌內注射,每天2~3次,解痙止痛。疼痛劇烈者可同時加哌替啶50~100毫克,或用普魯卡因0.5~1克溶于生理鹽水500~1 000毫升中靜脈滴注,以減輕腹痛。
用青霉素、鏈霉素、氨芐青霉素,喹諾酮類或頭孢菌素類來防治膽管疾病。
對于出血壞死型胰腺炎伴休克或呼吸窘迫綜合征者,每日給潑尼松龍20~40毫克,加入葡萄糖液靜脈滴注,使用2~3天。
?。?并發癥處理: 腹膜炎患者,多采用腹膜透析治療。有高血糖、糖尿病時用胰島素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可用潑尼松龍、利尿劑,終末正壓人工呼吸等。
?。?可以采用手術治療,適應證有以下幾種:
具有需進行外科手術治療診斷未明的急腹癥;伴嚴重的化膿性膽管疾患;外傷性胰腺炎;病情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伴彌漫性腹膜炎、胰腺周圍膿腫者。手術方法可清除壞死的胰腺及胰腺周圍組織,徹底沖洗腹腔并充分引流。嚴重膽管疾患者應行膽囊或膽總管引流,或進行膽囊切除術。
【中醫治療】
中醫根據癥狀及脈象將本病分型,然后進行辨證論治。
◎氣滯食積熱郁型:癥見脘腹脹痛不解,陣痛加重,噯逆干嘔,吐不爽利,吞酸噯腐,甚則腹脹痛結,矢氣可緩,且舌紅,苔薄膩或厚黃,脈弦滑。適宜用理氣消食、清熱通便的方法治療。可用柴胡疏肝散合保和丸加減。
◎脾胃實熱型:癥見脘腹滿閉拒按,痞脹關格,腹堅氣便不通,口干渴,尿短赤,身熱,且舌紅,苔黃膩或燥,脈滑數。適宜用通里攻下的方法治療。可用清胰湯合大承氣湯加減。
◎肝膽濕熱型:癥見胸脅脹痛,脘腹阻滿,發熱呃逆,身黃倦怠,且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數。適宜用清肝利膽、除濕熱的方法治療。
可用清胰湯合龍膽瀉肝湯加減。
◎氣血暴脫型:癥見面色蒼白,口唇無華,汗出肢冷,呼吸微弱,且舌淡紅,苔薄白,脈沉微細。適宜用回陽救逆、益氣固脫的方法治療。
可用參附湯合四味回陽飲加減。
【預防與保健】
嚴重者應禁食幾天,以減小對胃腸的壓力。多飲水,必要時飲淡鹽水,以保持電解質平衡。忌吃辛辣刺激之物, 忌煙酒,飲食宜清淡,好消化。忌食生冷。
預防感染,吸氧。使用激素等藥物時,注意其對胰腺分泌物的影響,應慎用。
下一篇:中醫常識:觀唇巧辨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急性胃炎診斷和處理早知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