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停下手中的事情聽孩子說,這對孩子順利地表達、愉快而無所顧忌地說,至關重要。
小松上幼兒園時,有一段時間,很喜歡和爸爸在一起玩,爸爸也喜歡逗著他玩。
那時老公從不像我一樣限制兒子“不要弄臟了床單”、“不要躺在地上”、“別摔倒”等,小松覺得跟爸爸在一起更自由。
一天,吃過晚飯,丈夫又習慣性地斜躺在沙發上,拿起一張報紙來看。
大概又想和爸爸去玩球,小松開始和爸爸套近乎:“爸爸,你累不累?”兒子的外交手段讓我佩服,他沒有直接跟爸爸提出要求,而是關心起了爸爸。
“不累啊,怎么了?”丈夫眼睛盯著報紙,頭也不抬地回答兒子說。
“今天,我們在幼兒園學了一個游戲,就是夾著球跑……”小松很認真 地說。
“哦。”丈夫依舊沒看小松。
“我們玩得可開心了,老師還表揚我跑得快呢……”小松繼續說,眼睛看著爸爸。
“哦。”丈夫抬眼看了兒子一下,繼續看報紙。
小松似乎受到了傷害,他說到這里不說了,一把扯過爸爸手中的報紙:“爸爸,你放下報紙,聽我說好不好?”看起來,他似乎要流淚了,小嘴巴也撅了起來。
“哦,哦……”丈夫意識到了什么,趕忙放下報紙,“兒子,你有什么事?說吧。”
見爸爸放下報紙,小松猶豫了一會兒,繼續講他的事。
丈夫表現出很愿意聽的樣子,小松受到了鼓舞,臉上馬上陰轉晴。最后,他對爸爸說:“爸爸,跟我去玩球吧。”
“唉,好咧。”丈夫爽快地答應了,站起身,跟小松在客廳里玩起了球。
孩子跟父母講話,父母卻忙著自己的事情,這樣的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鮮見。
有一次,我去超市買東西。在電器貨架前,我遇到了一對母子。母親用心地看一款微波爐的使用說明,3歲的孩子在擺弄著一個自己剛剛挑選的汽車 玩具。
“媽媽,你看,這里還有個燈呢。”男孩驚喜地叫道。媽媽沒有理會他,一邊繼續看微波爐使用說明,一邊還聽著旁邊一名售貨員的講解。
“媽媽,媽媽,你看,這里面有個小人,他在開車呢。”男孩不住地扯著媽媽的衣角,繼續報告著他的“新發現”。
“別鬧!聽話!”媽媽不滿地訓斥了兒子一句。
兒子安靜了一會兒,一個人跑到旁邊的電器貨架前,摸摸這個,動動那個。一名年輕的售貨員走過來對男孩說:“小朋友,這些不能亂動啊。”
看著陌生的阿姨,男孩戒備地走開了,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繼續擺弄那輛玩具車。
“媽媽,給我打開這個門吧,里面沒有電池,它不能跑。”過了一會兒,男孩終究不甘受冷遇,又一次央求媽媽。
“別鬧,沒看我忙著嗎?”媽媽有些生氣地呵斥兒子。
男孩乖乖地立在原地,撅著嘴巴不說話,顯然是生氣了。
孩子說話時,這個媽媽就犯了很多父母常犯的毛病。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不尊重,是一種不良的傾聽態度。
也許,我們看不見這種態度對孩子的影響,但是,父母這種態度一定會傷害孩子的心,因為他的訴說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
停下手中的事情聽孩子說,這對孩子順利地表達、愉快而無所顧忌地說,至關重要。父母要改變這種態度,專注地聽孩子說。
孩子有了高興的事情都喜歡跟父母說,小語也不例外。
有天晚上,6歲的小語在一本圖畫書上看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就興沖沖地來到客廳,跟爸爸說:“爸爸,我剛才看了一個好玩的故事,給你講講吧。”
丈夫正躺在沙發上閉目養神,一副懶洋洋的樣子。
“好的,你講吧。”丈夫沒有睜開眼睛。
“有一個國王,他有一個爸爸,有一天,他……”小語一邊興奮地講起來,一邊看著爸爸。而爸爸則一聲不吭,眼睛緊閉著。
“爸爸,你睜開眼,看著我講嘛。”小語有些灰心,她覺得爸爸沒有聽她講。
“我聽著呢,你講。”爸爸依然沒有睜眼。
小語講故事的興致一下子就沒了。
見狀,我走上前去,拉著小語的手,坐在了沙發上,“小語,來,講給媽 媽聽。”
我微笑著,看著小語的眼睛,她開始講起來,講得很認真、很投入。
專注的傾聽,不僅要求父母放下手中的事情,還要求父母在傾聽時精神集中,專注地看著孩子。
孩子講述時,父母眼睛看著孩子,傳達給孩子的是,父母重視他的講述,這對孩子繼續講述是一種激勵。
放下手中的事情,并眼神集中地看著孩子、專注地傾聽孩子講,這是父母在傾聽時的基本要求,父母切記要遵行。
下一篇:在孩子講述的時候要表現出聽的興趣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與孩子化解沖突有訣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