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媽媽在女兒芊芊旁邊織著毛衣,突然又聽到了那個熟悉的聲音——“哧啦”。空氣一下凝固了,媽媽織毛衣的手停了下來,不由得升騰起一股怒火:“不要擦了行不行?寫成什么樣就擺在那里行不行?擦、擦、擦,換了多少本子了,橡皮用了多少了,你就不能一下寫好嗎?”芊芊膽怯地望著媽媽,大大的眼睛里面閃著淚花。媽媽生氣地不理芊芊,拿起毛衣繼續織著。芊芊愣在那里好半天,終于輕聲地叫著:“媽……”媽媽不加理睬,芊芊繼續叫:“媽媽,怎么辦呀?”媽媽煩躁地站起身來看看芊芊的本子,本上的一個口子橫著貫穿下來。這怎么辦好呢?媽媽遲疑了一下,拿起本子把那一張紙從作業本上撕了下來:“重新寫吧,你也長長記性。”芊芊含著眼淚開始重新寫作業,此時,已經是晚上9點了。
孩子為什么這樣
孩子都希望有更多的時間用來玩兒,如果大部分時間用在寫作業的涂涂改改上那就一定有原因:可能是對自己不滿意,更可能是怕媽媽或者老師不滿意。對自己不滿意的孩子表面上看似追求完美,其實也另有隱情,一些專家認為這樣的孩子有強迫癥。這需要依據科學來判斷,不要輕易下結論,更多的孩子只是一時的強迫行為。
擔心媽媽或者老師不滿意的孩子,過去一定有過因為沒有寫好作業被批評甚至被懲罰的經歷,為了避免再被批評才有了過分的涂涂改改的行為。一些孩子并沒有受到媽媽的批評,媽媽沒有施加過壓力,老師也沒有批評過,但是,他們因為看到過其他孩子被批評、被懲罰而擔心“厄運”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為了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被老師批評,他們就會嚴格要求自己。越是聽話乖巧的孩子,越容易受環境氛圍的影響。
請媽媽注意
父母過高要求會讓孩子強迫自己完美
孩子十全十美是很多父母的愿望。爸爸媽媽事業成功也希望把成功感擴展到家庭,孩子自然成為塑造的對象。當孩子不能像他們期望的那樣成功,他們就會覺得自己事業上的光環也暗淡了。很多孩子智商極高,以爸爸媽媽為榜樣、為爸爸媽媽自豪,于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惜一切代價力爭做得完美。長期下去,孩子得強迫癥和抑郁癥的幾率大大增加。
為達到父母的要求而反復涂改會讓孩子煩躁
媽媽不準孩子犯錯誤,犯錯誤就要受懲罰。例如:什么東西都不準放錯了地方。如果忘了本書在桌子上,媽媽就會嚴厲批評,說孩子是“豬”,是“狗腦子”,是“笨蛋”等等,或者總是評價孩子越來越差,越來越不如別人,急了的時候還會扇兩巴掌。媽媽認為這是為了讓孩子有好的習慣,卻不知道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傷害。孩子知道自己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標準,就會思考:既然達不到,為什么還要爭取呢?所以有些孩子就干脆自暴自棄,或者和媽媽對著干。
孩子喜歡追求完美的心態,有時也源于父母虛假的贊揚
為了贏得父母的愛或贊許,很多孩子極力表現自己。有些孩子做事的時候希望有人給自己打分數。他們認為得到表揚是自己獲得的成就,在這樣的成就感中,孩子不惜用磨蹭這種方式去體驗快樂。如果媽媽對孩子的表揚很吝嗇,孩子就會更加努力。如果媽媽對孩子做的什么事情都說好,就更加增長了表現欲。有的孩子出一點兒差錯就張皇失措,因為沒有了媽媽的肯定。這樣的孩子內心極其脆弱,或者沒有安全感。
強化訓練
給媽媽的“不起急”心理調適訓練
每天默念:“他還是孩子!”
每天給孩子一個笑臉。
每天說一句幽默的話。
每天減少“應該、不應該;對、錯;不、不是”等絕對性語言。
每天有一件事情不和孩子較勁。
每天提醒自己:吹毛求疵會令孩子不舒服。
每天給孩子提出一個正面的建議。
每天給自己點時間享受生命。
面對磨蹭的孩子,媽媽要學會給自己做心理調適。媽媽心態平和了,在管理孩子的時候語氣就會平和,孩子更容易接受。
下一篇:在競爭中強化孩子的友愛意識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記住的錯字忘不掉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