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我有關親子教育演講的互動問答時間里,出現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金老師,我的孩子都不跟我說話,每次問他話,他都是隨便敷衍兩句,怎么辦啊?
是的,這確實是個讓許多父母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孩子上到小學高年級以后,這種情況更是讓父母擔憂,因為如果孩子不和我們溝通,我們就不知道他真實的情況,不僅沒法幫助他、引導他,也沒法讓他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和愛意。可事實上,孩子是很愿意和我們說話的,只是因為我們自己不會聊天,反而把這扇門給慢慢地闔上了。
以下是我們和孩子聊天時可以用到的幾個技巧:
·首先,是聊天,不是質問
“練琴了嗎?”“功課寫完了沒有?”“今天在學校調皮了嗎?”“成績單發了嗎?”這些都是質問,不是聊天。你如果問一個兩歲大的小孩:“寶寶今天乖不乖呀?”因為他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有限,所以會很高興地回答媽媽:“乖?!笨墒敲鎸σ粋€已經上小學、擁有完整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大小孩,你再這樣問,那么它就不是充滿愛意的聊天,而是帶著責難意味的質問了。
而且這類質問式的問句還會引起不必要的矛盾。孩子通常會這么回答:
“練琴了嗎?”“練了。”
“功課寫完了沒有?”“快寫完了?!?/p>
“今天在學校調皮了嗎?”“沒有?!?/p>
“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么?”“沒做什么!”
于是累了一天的媽媽說:“你怎么總是不好好答話啊?”煩躁而委屈的孩子回答:“你問的我都回答了啊,那你還要我怎么樣?”
· 所以,聊天要從“小處”著手
別問:“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么?”要問:“今天營養午餐吃的是什么點心???好不好吃?”
別問:“功課寫完了沒有?”要問:“今天自然課老師教的什么???”
別問:“今天在學校調皮了嗎?”要問:“你們班上最多人喜歡的男生(女生)是誰???”
別問:“練琴了嗎?”要問:“你們班有沒有小朋友也學琴???他們喜不喜歡練琴啊?”
這些縮小了范圍的開放式問句,一來,可以讓孩子很容易地就順著往下回答,不會只是以簡短的“有”或“沒有”來回復;二來,它可以提起孩子討論的興 趣,因為很具體,而且有些說的是別人的八卦;三來,這樣的問話方式,表達了你的興趣、關心以及好奇,而不是只需要答案的質問;四來,這種問話很輕松,孩子不會感到劍拔弩張的壓力。
·另外,不要急著“糾正”或“否定”,要先表示同理心
我們和孩子聊天時,很容易控制不住地進入一個模式——立即糾正或立刻否定。我先還原一個對話場景,你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了。
孩子說:“我不喜歡吃胡蘿卜!”
你說:“怎么會呢,胡蘿卜很好吃、很有營養呀!來,吃一塊,一定要吃!……”
或者更糟糕的是:“小孩不能挑食,什么都得吃!這樣才能長高個兒!”
孩子說:“數學課無聊死了!”
你說:“怎么會無聊呢,數學課多重要??!將來你考大學……”
或者更糟糕的是:“無聊也得學?。〔粚W將來怎么考大學?。 ?/p>
孩子說:“我怕明天考不好!”
你說:“考不好就考不好唄!沒關系!只要你努力了,考試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或者更糟糕的是:“為什么考不好啊?是不是沒好好學,老師講課你沒好好聽啊?”
孩子說:“我沒選上當班干部,好難過!”
你說:“這有什么好難過的,其實,沒選上更好,我們可以集中精神念書?!?/p>
或者更糟糕的是:“那肯定是你自己表現得不夠好,下回要更努力,要不人家還是不會選你的!”
你能不能想象,這種對話的結果是什么?孩子會抱怨,我的父母不了解我,我真的沒辦法和他們溝通;而做父母的,則心疼難過地說,我已經盡力去理解他了,這個孩子怎么這么難管教、這么難溝通啊!
其實,并不是孩子難管教或不想和父母說話,而是他在說話的過程中,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接納”,尤其是對他的情緒的接納。我們的快速糾正或立刻否 定,會讓孩子覺得,“我”的看法、感受、情緒是無關緊要的,爸爸媽媽重視的只是他們自己的看法,而且還要把這些看法“以大欺小”強加在“我”身上,所以許 多孩子就“氣”得再也不愿意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了。
那么,表達同理心的聊天技巧是什么?
孩子說:“我不喜歡吃胡蘿卜!”
你說:“噢,你不喜歡吃胡蘿卜(接納他的意見),為什么呢?是不喜歡它的味道,還是?(傾聽他的想法)”
孩子說:“數學課無聊死了!”
你說:“天啊!我上學的時候也特別不喜歡數學課(表示心同此理),你為什么也不喜歡呢?(傾聽他的想法)”
孩子說:“我怕明天考不好!”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一定要認真傾聽孩子的談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怎樣當好孩子的“心理醫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