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現在很多家長談網色變。的確,網絡黃毒、網絡游戲和網絡交友,讓太多的孩子沉迷其中,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是一味地阻止孩子上網也是不可取的,大禹治水不在堵,而在疏。堵的結果是暗潮更兇,疏導得利,網絡之于孩子,就是學習的工具,了解世界的窗口,以及適當游戲的娛樂工具。網絡是把雙刃劍,如果一味地沉迷網絡游戲、交網友,或者瀏覽不健康網頁,那它就有害;如果利用它瀏覽新聞、查閱資料、收發郵件,適當地玩玩游戲、交幾個網友,它就是有益的。在網絡信息時代的今天,我們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上網……
關于上網時間的對話
東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網絡,但要把握好度。
范姜國一:我上網一般是每天一小時左右。
爸爸東子 ———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長都過分夸大了孩子的網絡行為,只要孩子上網時間稍長就將之定義為網癮。其實不然,界定網絡成癮有如下幾個標準:
首先,出于非工作學習目的每天上網5小時以上,這是網絡成癮的一個時間標準,如果為了工作或者學習每天在網上逗留8個小時,這樣也不能算是網絡成癮。其次,只有上網狀態持續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構成網絡成癮的病程標準。比方說,假期里一些孩子連續上了兩個月的網,即使每天兩三個小時,但是開學之后他能夠把心收回來、走了出來,這就不能算是網絡成癮。第三,社會功能即學習、工作和交往的能力因長期上網而受損。
有的孩子由于長期沉迷于網絡,而導致對學業對前途感到悲觀、自我評價過低、情緒低落、做事情沒有興趣、愉快感下降、與人交流過少甚至害怕與人交往,這就可能是網絡成癮。但有的孩子是因為想逃避現實中的一些事情,而一時投入到虛擬的網絡世界中,這就不一定是“網癮”了。因此,家長應區別對待,真正了解孩子沉迷網絡的原因。
孩子的自覺性相對較差,容易網絡成癮,這是事實,如以粗暴方式完全制止他們上網,很容易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正確的方法是通過交流盡量與孩子達成共識,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安排一定的上網時間,一般一天不超過兩小時,以一小時為宜,周六周日和假期可適當增加一小時。要讓孩子知道,網絡只是學習和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一種輔助工具,過度上網不僅會影響學習,對身體發育也是有害的。
分析孩子上網成癮的原因,我們可以清楚:
第一,在絕大部分家庭里,學習是孩子唯一的任務,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期望過高,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而且一味地學習,使得生活單調,尤其娛樂活動很少。而網絡游戲可以使孩子暫時忘記壓力,并改變單調的生活方式,給孩子帶來刺激感,這很容易使孩子對網絡游戲產生依賴。第二,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孩子,更不注重和孩子進行精神方面的溝通,加之現在的孩子大多存在“伙伴危機”,既不能依戀父母又沒有友情相伴,孩子內心長時間被孤獨感占據著。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接觸網絡游戲,孩子自認為找到了精神寄托,就很容易成癮。第三,由于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科學,造成親子關系緊張,或者家庭成員之間關系不和諧,孩子為逃避父母的管制和家庭里緊張、冷漠或者壓抑的氣氛,而沉浸于網絡中。
所以,我們的家長還要多從自身找找原因。有的家長為了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就在電腦上裝了一種限制時間的軟件,或者看著孩子上網,把原本融洽的親子關系,搞成了緊張的敵對關系,這樣孩子苦、家長累,而且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往往事與愿違。
依依從小就接觸網絡,從一開始,我就告訴孩子,用電腦繪圖、上網玩游戲,都只是她玩耍的一種項目,玩一會就要去玩別的游戲。后來孩子漸漸大了,可以用電腦和網絡學習了,我還是告訴她,這只是幫助你學習的一種輔助方式,無論是上網玩耍還是學習都不可時間過長,一定要控制在兩個小時之內,最好在一小時左右。我沒有為此看著孩子,而是讓她自己去把握,這種放手的信任,贏得了孩子遵守諾言的積極回應。
多年來,每天我都會安排一段時間,把電腦讓給依依。在這個時間段,依依可以自由使用電腦,于是上網玩游戲、打開郵箱發電子郵件,制作電子賀卡,跟同學及朋友用QQ聊天,瀏覽感興趣的新聞等,在網上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而規定的時間到了,依依會很自覺地從電腦旁走開。所以,盡管依依天天接觸網絡,也沒有受到不良的影響,而且還充分利用了這一集娛樂與學習于一體的工具。
依依利用網絡開設了自己的電子郵箱、QQ空間、個人主頁和博客,與他人相互交流與學習。如今,上網已經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陪伴著她健康成長。
女兒范姜國一 ———
的確,爸爸在我小時候就鍛煉我的自控能力,所以面對網絡,我能夠自覺地掌控時間,到了點,一定會“毫無遺憾”地離開電腦。當然,也不是絕對的,偶爾超點時也是有的。
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學習壓力不是很大,所以爸爸允許我每天有一個小時的上網時間,爸爸的信守承諾讓我不得不同爸爸一樣守信。因此,每到了規定的時間,我就會停下正在進行的游戲或者聊天。但是也不是那么死板不變,像我經常在玩游戲的時候,一個關卡還沒有過,時間到了,爸爸就會通情達理地把時間延長幾分鐘,讓我到達終點后再退出。到了周末,爸爸還會酌情增加我的上網時間,有的時候爸爸計劃周末帶我出門郊游,那么那一天的網絡活動就變成了戶外玩耍,也不錯啊!
上了高中,我成了住校生,一個星期回家一次,這兩天的珍貴時間,我會好好利用的,看電視、休息、上網……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了一個星期,本應該好好玩一玩,可是不知為何,到了家,我竟“懶”得上網,而是窩在被窩里,感受家的溫暖。學習的壓力和負擔,使網絡已經沒有什么可以吸引我了,只是偶爾地查查資料和看看自己的博客、主頁,玩游戲變成了“稀有品種”,有時來了興致,跑到電腦前,玩上一個小時或半個小時,就自覺地退下來。
爸爸幫我養成了很多很好的習慣,“自己掌握上網時間”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習慣讓我沒有深陷于網絡中,是我能夠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因素。這可要感謝我的老爸!就像他說的,孩子怎么樣,都是大人造成的:孩子如果優秀,那是大人教育的功勞;孩子如果失敗,那也是大人的過失。
下一篇:玩耍和學習并不對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身心健康比文憑更重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