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擇校問題幾乎每年都受到關注,在不少論壇上,擇校的帖子都成為熱門帖,其中,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成為網友抱怨最大的原因。
在一家育兒網站,網友“Yangyangmama”說:“家長帶著孩子參考,也是被逼出來的。作為家長,總歸希望盡自己所能為子女創造最好的條件。”對于有關教育專家提出的小學教育差別并不大的說法,網友“靜子清水”稱:“如果真的學校都一樣,為何就業時還要看畢業的學府是否知名,還要看學業道路?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把最好的給孩子,讓孩子變壓力為動力,去適應這樣的社會。如果真的能有機會,長大了還是走出國門吧,不要在這個圈內重復同樣的命運和無奈的選擇。”
而網友“ABC逛逛”則坦言:“我們焦慮,因為我們無權無勢、不忍心過于壓榨孩子卻又偏偏對孩子充滿期望。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不是功成名就、大富大貴、光宗耀祖,而僅僅是希望他們的人生可以順利一些、環境可以健康一些、眼界可以開闊一些、身心可以自由一些。為了這些,我們希望他們能進一所我們認為好的學校,有個好的起步——畢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專家觀點]
教育專家稱,如果從教師的學歷水平來看,各個學校的師資是差不多的,但是從教師的質量來看,各個學校之間確實存在差異。擇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擇老師。好的學校相對來說,遇到好老師的幾率會高一點。而且擇校也是擇同學,擇家長。因為和重視教育的家庭的孩子在一起還是和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家庭的孩子在一起還是有差別。但是從他自己作為一個初中生的父親來說,他表示,雖然學校之間是有差異的,而且擇校對于家長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小學對孩子的影響并沒有爸爸媽媽們想的那么大,或許擇校不成功,可孩子在學校遇到的卻是一位好老師。畢竟,小學最關鍵的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學習習慣。
[為家長支招]
家長在孩子成材中能起至少30%的作用。
雖然在論壇上,教育制度成為家長抨擊的主要對象,但是專家建議,對于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和家庭環境。如果前兩者可以通過擇校來解決,最重要的家庭環境卻只有父母才能解決。
“家長的抱怨都沒錯,教育資源分配永遠不能達到絕對的公平,而且即使實現了教育均衡也不意味著人人都可以上名校,而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但是這一目標仍然還很遙遠。”教育專家這樣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擇校需要的是理性。一旦擇校不成功,是悶悶不樂覺得自己無法給孩子一個交代還是自己盡力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這更加值得家長理性思考。
事實上,在論壇上也有網友表示:“專家雖說的是大話套話,但卻是實話真話。……教育資源不均衡是一個永恒的現象,家長只是希望減少不公正,當然也很難。相對于孩子的快樂來說,擇校失敗又能如何?”而另一位網友“伊萬豆夫”說:“名校是稀缺資源,像世外小學120誜3000的錄取率,絕大多數參與者都‘很受傷’。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作為父母,就發揮一下我們自己的創造力吧!把家里營造成一流的學習場所,這是每個家長都能做的事。”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材過程中最重要的教育。如果擇校不成功,家長該給予孩子的,也許是給他更多開拓眼界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這一點不是只有學校才能做的,父母也一樣可以做到。
下一篇:從分蘋果看媽媽育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什么樣的老輩能帶好孩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