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犯錯固然應該教育,但是教育方式很多,而打罵是一種最壞的方式。打罵起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還會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
·家教案例
陳雷是個調皮的男孩,經常闖禍。他媽媽脾氣特別暴躁,孩子不聽話時她總是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急了抓起身邊的東西就打。最初陳雷還會和媽媽辯解,可不但不會平息媽媽的怒火,還往往會招致又一輪的打罵。漸漸地,他已經習慣了媽媽的教育方式了,并且無形中陳雷也學會了用打罵的方式對待身邊的人。這天,老師因為他和同學吵架批評了他,他的暴躁脾氣當場就上來了,他沖老師嚷嚷開了,讓老師很沒面子。下課后,老師把他叫到辦公室里談話,他卻說他媽媽平時就是這樣對他的。
·專家解析
媽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媽媽也要明白“拳腳棍棒永遠造就不了秀才”的道理。一些媽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經地義,打孩子是為孩子好。媽媽應該知道,經常打罵孩子,容易摧毀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極度自卑、懦弱,同時還會引起孩子強烈的逆反心理。此外,打罵的教育方式,還會使媽媽喪失威信,孩子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容易形成叛逆的性格,將對家庭和社會造成危害。有的媽媽認為,打罵出來的孩子比用言語說服教育出來的孩子更懂事,其實不然。每個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和模仿心理,媽媽常常打罵孩子,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得暴躁,當和他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也會很自然地采用同樣的方式去處理。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聰明的媽媽一定不會濫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和孩子和睦相處,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建議一 反思打罵方式的弊端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一些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非打即罵,以期幫助孩子成材。可是現實往往會事與愿違,打罵的方式不但會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造成親子關系的緊張,還可能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
王巖今年上初三,他在學校里經常和同學吵架,甚至會大打出手。這天,他又因為別人瞪了他一眼,就將別人的眼睛打青了。媽媽很不安,帶著他去咨詢一位心理醫生。醫生和王巖交談之后得知,媽媽對他要求很嚴格,在他很小的時候,媽媽因為他做錯了一件事而對他一頓毒打,并且還用難聽的話羞辱他,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從此,他就經常出現攻擊行為。媽媽聽后,很后悔自己教育的失誤。
媽媽是開啟孩子心智和品德的第一位老師,對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媽媽要意識到打罵方式的弊端,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提高自身修養,采用正確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建議二 媽媽要管理自我情緒
一些媽媽心智不夠成熟,孩子對她們來說是壓力和負擔。她們不懂得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緒,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挫折時,就會將自己的怨氣發泄到孩子身上,并且采用極端的打罵教育方式。當媽媽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滿意時,就更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一旦孩子達不到要求,媽媽就會打罵孩子。因此,媽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將自己的失意發泄在孩子身上。
建議三 多給孩子講道理
孩子犯了錯誤時,媽媽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道理,改正自己的錯誤。如果采用打罵的方式,不僅會缺乏教育效果,而且會傷害孩子的心靈,造成孩子和媽媽之間關系緊張或產生隔閡。樂樂是個調皮的孩子,他媽媽是個脾氣暴躁的人,樂樂一旦犯錯,她就會打罵孩子,認為這樣孩子才會聽話。因此,樂樂變得很內向。有一次,樂樂想研究遙控器是怎么工作的,就將遙控器給拆了。媽媽回到家后,看到乖乖站著的樂樂,放下了剛剛抬起的手。她摸著樂樂的頭,和藹地告訴他,要愛惜家里的物品。樂樂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答應媽媽以后不再這樣做了。
媽媽要將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與孩子溝通,做到以理服人,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將道理內化為自己的意識,這樣才會讓孩子更信服。
建議四 吸收新的教養知識
一些媽媽喜歡憑借權威教育孩子,而打罵也曾經被認為是最直接、見效最快的教育方式。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不斷地變化,媽媽頭腦中一些固有的教養方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當今教育孩子的需要。媽媽要責無旁貸地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拋棄打罵孩子的舊理念。
媽媽要吸收新的教育知識,跳出固有思維,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改進教養方式。
下一篇:學會道歉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