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可以增加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信任和理解,也是媽媽尊重孩子的體現。媽媽要做孩子的朋友,主動和孩子分享喜怒哀樂。
·家教案例
老師發現王涵最近情緒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她是個活潑開朗的女孩,現在她卻變得沉默寡言,常常一個人發呆。老師通過和她媽媽的交流,發現是因為媽媽的不當態度,導致了她現在的狀況。
王涵在班里的成績一直都不錯,可是上次考試她的成績卻下降了不少,她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回家后急著和媽媽說出她的煩惱,但是媽媽總是以忙為理由,沒給她說話的機會。王涵覺得媽媽可能并不在乎自己的成績。自此后,她就變了很多,不但學習成績沒有起色,連性格都發生了變化。
·專家解析
當人們遇到開心的事時,希望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喜悅;遇到不開心的事時,想找個人傾訴。孩子也是一樣,媽媽要學會分享孩子的喜怒哀樂,這樣會加深孩子對自己的感情,也會獲得孩子的信任。
媽媽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有利孩子的健康成長。當媽媽發現孩子處于痛苦中時,要及時和孩子分擔他的煩惱、痛苦,并且要和藹地開導孩子,使孩子更快地從痛苦中走出來;如果孩子處于快樂的狀態,媽媽也要及時發現,以便延續孩子的快樂情緒。
媽媽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孩子會覺得生活在快樂的家庭里,可以增加彼此之間的理解。媽媽還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孩子如何為人處世,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媽媽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可以使孩子感覺到和媽媽處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拉近媽媽與孩子之間的關系,孩子從媽媽那里得到安慰和鼓勵,從而對媽媽更加尊敬,也會主動向媽媽說出自己的心事。這不僅增進了媽媽對孩子的了解,還能使家庭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個人都有和他人分享喜怒哀樂的需求,孩子的這種需求更加強烈。媽媽要特別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和他的喜怒哀樂。
建議一 把孩子視為自己的朋友
媽媽應該努力營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與孩子有溝通的語言,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這樣,孩子就會主動和媽媽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媽媽要放下家長的架子,平等地對待孩子,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孩子感覺到媽媽對他們的尊重,才會將自己的心里話告訴媽媽。
建議二 增加和孩子共處的時間
媽媽對孩子的愛是無可取代的,但是很多媽媽都以工作忙為理由,沒有安排和孩子共處的時間,或者即使有也太少。這樣導致親子關系的疏遠,孩子有什么心里話,也不會主動和媽媽說。
媽媽要合理安排和孩子共處的時間,增加與孩子交流的機會,這樣才能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樂,以豐富的人生經驗解答孩子的疑惑,使孩子健康成長。
建議三 多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
由于孩子年齡小,社會閱歷有限,他們難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需要媽媽多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及時分擔孩子的煩惱,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困擾。
宋維是個很內向的孩子,從來不主動和媽媽談心。媽媽發現最近宋維的情緒不大對勁,時常一個人坐在書桌前發呆,很不開心。
媽媽主動和她聊天,問她是不是學習上遇到了麻煩。宋維看到媽媽的真誠態度,就將自己的數學成績差,這次還不及格的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幫助宋維分析了原因,制訂出應對的策略,并鼓勵她不要灰心,相信她以后會有很大的進步。
媽媽要留意孩子的情感變化,用心去體驗,和孩子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孩子才會向媽媽敞開心扉。只有多和孩子進行心靈溝通,才能聆聽到孩子的心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幫助作用。
建議四 珍視孩子的情感表達
孩子有強烈的自尊心,渴望從媽媽那里得到尊重,在分享自己情感的過程中,孩子是快樂的,盡管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有限,但是也希望得到認同。
媽媽要珍視孩子的情感表達,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使孩子體驗到親情的溫暖和可貴。
建議五 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
媽媽如果有開心或不開心的事,也要主動告訴孩子。不要認為孩子小,無法理解,就不和孩子交流,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的情感游離于家庭之外,從而產生孤獨感,也就不會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告訴媽媽了。媽媽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江闌的媽媽最近工作壓力很大,常常要加班到很晚,休息不好,因此在家里脾氣也不好,有時候會無緣無故地沖江闌發火。江闌小心翼翼地問媽媽為什么不開心。媽媽覺得江闌也不小了,可以理解媽媽了,于是將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她。
懂事的江闌告訴媽媽,自己會好好學習,不讓媽媽操心,還囑咐媽媽注意身體。媽媽感到很欣慰。
媽媽要主動和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讓孩子覺得和媽媽處在一個水平線上,促使孩子主動說出自己的喜怒哀樂。只有這樣,媽媽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長。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