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當兒童有了自己的真正的朋友,有了自己的交往圈子,孩子才會有對生活經歷更豐富的體會,才會有交往的快樂,也才能有相對于成人的獨立性。
親和需要與獨生子女成長
什么是親和需要
讓一些自愿被試的大學生單獨呆在一個小屋里,靜躺在帆布床上。這些大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最大限度地被阻斷,與外界的環境相對隔絕。他們會怎么樣呢?
一開始這些大學生們打算靜思或是睡覺,但是很快他們就感到無聊、煩躁,有的甚至產生了幻覺。兩三天后,大學生要求終止實驗,以擺脫這種難以忍受的痛苦。這是美國心理學家黑伯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所做的著名的感覺剝奪實驗。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呢?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人如果脫離了社會,不與人相處,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就會受到嚴重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人在社會生活中產生的這種與他人保持往來,建立聯系,尋求伴侶和友誼的需要,我們稱之為親和需要。用一句簡單的話表述親和需要就是合群的需要。
親和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美國科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提出社會需要理論,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
(1) 生理的需要。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饑、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這些需要得不到滿足,人類的生存就成了問題。
(2) 安全的需要。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擺脫失業和喪失財產威脅、避免職業病的侵襲、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
(3) 情感和歸屬的需要。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友愛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同事之間的關系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二是歸屬的需要,即人都希望歸屬于一個群體,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并相互關心和照顧。
前三種需要馬斯洛把它們歸為比較低層次的需要,也就是基本的需要。后面的兩種需要是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兩種需要是以前三種需要為基礎的。如果人的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不能被滿足,人就無法生存;人若沒有友情,沒有成為一個團體的一員,不與人打交道,又何來尊重,又怎么能夠取得別人的認可,得到事業的發展與自我實現的滿足?
他在解釋精神病人的問題時說:“神經病從其核心和起源來看,似乎是一種缺失性疾病;它起源于沒有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稱之為需要的東西,這些需要和對氨基酸和鈣的需要是一樣的,即它們的缺失會引起疾病。大多數神經病,除其他復雜原因外,都是一些愿望,如安全、歸屬和自居,密切親愛關系、尊重和威信等,未能滿足造成的。當這些缺失消除了的時候,疾病就趨于消失。”這就是說,即使生活于人類社會,身處家庭之中,也只有精神需要被恰當滿足時,兒童才能健康地發展。否則,就會導致不良的人格。
親和需要和一個人的成長有什么樣的關系呢?需要引發動機,即一個人有了親和需要,才會有親和的動機,才會有與人交往的意愿。有了與人交往的要求,才會有與人交往的行為。
親和需要強烈的人樂于結交朋友,為朋友做事情,對朋友忠誠,尊重朋友和他人,遇事樂于與朋友合作,與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喜歡與朋友保持密切的聯系。
親和展示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對親和需要的滿足,可增加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接觸,密切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從而使個體免于由孤獨寂寞而產生的焦慮之苦,使社會向健康方向發展。相反,如果親和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甚至導致嚴重的傷害。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在他1871年出版的《人類的由來》一書中就寫道:“誰都會承認人是一個社會性的生物。不說別的,單說他不喜歡過孤獨的生活,而喜歡生活在比他自己的家庭更大的群體之中,就使我們看到了這一點。獨自一個人的禁閉是可以施加于一個人的最為嚴厲的刑罰的一種。”
達爾文之后,很多人用實驗驗證了達爾文的觀點。克列奇曾以幼鼠為實驗對象做過一個實驗。在實驗中他把幼鼠分為三組,第一組接受各種復雜的刺激,第二組關在籠子中接受相對較少的刺激,而第三組完全與外界刺激隔絕。一段時間之后,對這些幼鼠所做的腦解剖發現,第一組大腦皮質最為豐富,第二組次之,而第三組則十分萎縮。
1996年7月29日,40歲的意大利洞穴專家毛里奇·蒙塔爾獨自到意大利中部內洛山的一個地下溶洞里,開始了一年的名為“先鋒地下實驗室”的生活。這個實驗室設在溶洞內的一個68平方米的帳篷里,里面有科學實驗用的儀器設備,還有起居室、工作間、衛生間和一個小小的植物園。在這一年中,他吸了380盒香煙,看了100部錄像片,在健身車上騎了1600多千米。第二年的8月1日,蒙塔爾重回人間,他的臉色蒼白而瘦削,如果兩個人同時向他提問,他的大腦就會亂;他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雖然他渴望與人相處,希望熱鬧,但他已經喪失了交際的能力。蒙塔爾說,在洞穴呆了一年,才知道人只有與人在一起的時候,才能享受到作為一個人的全部快樂。這是蒙塔爾用喪失人際交往能力的代價求證的人生奧秘。
下一篇:五個魔法讓男孩不是難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要反省自己的失誤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