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要想讓孩子生活幸福,從小就要教會他們樂觀面對人生,樂觀的孩子總是能對未來充滿希望。遇到困難,樂觀能使人沉穩(wěn)冷靜,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人生態(tài)度能幫助孩子渡過難關(guān)。
◎積極的情緒能夠激發(fā)人體的潛能,使其保持旺盛的體力和精力,維護心理健康。
◎消極的情緒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礙身心健康。
其實,孩子在進入校門以前,已經(jīng)開始具有樂觀與悲觀兩種人生態(tài)度,而他更偏重于哪一種態(tài)度,就取決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據(jù)調(diào)查顯示,有很多悲觀的孩子,其實是受到父母的影響,以至于對人生產(chǎn)生悲觀情緒,失去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所以,我們作為孩子的父母,首先要做到樂觀面對人生,我們的好態(tài)度是可以感染孩子的。此外,在早期教育中,我們要多用鼓勵、支持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這對于他們確立自信心、形成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或許,有許多爸爸媽媽仍然沒有感覺到樂觀與悲觀到底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那么,看看下面這個外國小故事,我們就會知道,因為態(tài)度的不同,孩子們會對事物產(chǎn)生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位父親準備對自己的兩個兒子進行“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太過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
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艷的新玩具給悲觀的孩子,又把樂觀的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里。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的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么不玩那些新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悲觀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嘆了口氣,走進車房,發(fā)現(xiàn)樂觀的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里掏什么。
過了一會兒,樂觀的孩子得意揚揚地向父親說:“告訴你,爸爸,我想馬糞堆里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又過了一陣子,父親送給兩個孩子每人半瓶飲料,悲觀的孩子沒有喝,因為他看到只剩下半瓶了,而樂觀的孩子拿起半瓶飲料特別高興地說:“太好了,還有半瓶呢!”
這就是樂觀與悲觀帶給兩個孩子不同的人生境遇。他們因為擁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而對不同或相同的事物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與判斷。
其實,在相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仍會有人覺得幸福與滿足,而有人覺得不幸與沮喪。可是,幸與不幸,都是人們個人的看法而已,并沒有客觀的因素存在。
但值得肯定的是,保持樂觀態(tài)度的人,感到生活幸福的比例會比較高;那些因感到不幸而終日抱怨的人,往往也是人生的悲觀者。
那么,我們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呢?學校的教科書里可沒有教孩子怎樣保持樂觀,于是,這個重擔就落在了我們做父母的身上。而孩子的樂觀態(tài)度,直接受到父母的影響,如果我們遇事能夠樂觀處理,孩子就會模仿我們的處理方式。
所以,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們應(yīng)該站在孩子的身旁鼓勵并支持他。那么,具體到生活中,我們該如何讓孩子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習慣呢?以下幾個方面可為爸爸媽媽們提供參考。
■ 維系好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
我們是孩子的大朋友,孩子只有在最初能與我們好好相處以后,才能與其他小朋友和諧共處。所以,應(yīng)該怎樣待人接物,都是我們教給孩子的。
■ 將決策權(quán)還給孩子
從小過于拘束的孩子,總是處在自卑的情緒中。而將決策權(quán)還給孩子,能使他們開始重視自己的想法,只有善于思考的孩子,才能在遇到困難時作出正確的選擇。
■ 為孩子調(diào)理心態(tài)
每個孩子都有開心與失落的時候。當孩子開心時,我們可以分享他的快樂;當孩子失落時,我們應(yīng)該引導(dǎo)孩子,給予他們正確的心理輔導(dǎo),從而幫助他們走出痛苦。只有心里充滿陽光的孩子才是樂觀的孩子。
■ 讓孩子消除過多的“貪念”
大部分孩子擁有太多的物質(zhì)占有欲,比如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想要,得到了就滿足,得不到就失落。這一切會讓孩子認為幸福就是得到喜歡的玩具,使他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所以,我們要適時提醒孩子:不要過于要求父母來滿足自己的物質(zhì)欲。
下一篇:孩子不在身邊也許是件好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作文為什么結(jié)不好尾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