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郜媽愛說笑
老師向學生解釋“誘惑”這個詞的意思:
“就是明明知道不應該,但就是想要拿小刀從撲滿的投幣口里掏錢,這就是‘誘惑’?!?/p>
小明聽了點頭道:
“嗯,這個主意不錯,回家去試試。”
郜媽侃一侃
這是女兒八歲時發生的事情——
總是一回家就把錢包隨手扔在玄關柜上的丈夫,發現錢包里少了一千元。
“是你拿了我的錢嗎?”
他分別問了家里的三個“嫌疑犯”——
我、十一歲的兒子與八歲的女兒,每個人的回答都是“沒有”。
但我留意到女兒在回答“沒有”時,眼睛不敢望著她爸爸,我心里就有底了,但如何讓女兒認錯且悔改?我卻一點譜都沒有,于是打電話向一位相熟的親子教育專家朋友請教。
朋友在聽完我的述說后,第一句話居然是:
“你女兒會偷錢,錯在你丈夫把錢包隨意放置,這在法律上稱做‘引誘犯罪’!”
“我丈夫一直都有這種亂放錢包的習慣啊,但為什么只有女兒受引誘,她的哥哥卻不受到引誘而偷錢呢?”
“這跟每個孩子天生的個性與年齡大小有關,孩子的物質欲較強,或年齡較小還不太分得清你物與我物的界限,就容易犯錯了?!?/p>
朋友還提出兩個與孩子溝通的原則給我作參考——
1.千萬不可采用“審問犯人“的方式來“提問”女兒,強逼她認錯,建議用比較和
緩的方式去“點”她,讓她知道父母清楚她犯錯誤了。
2.一定要弄清楚她偷錢的原因,才能想出杜絕此項行為的方法。
“至于用什么方式去跟你女兒談,你是她母親,應該會比我這個外人更了解適用的對策。”
專家朋友的這番話,安定了我這做媽的在初知女兒偷錢時,涌上心頭的一些紛雜想法——真丟人,自己竟然會教育出一個會偷錢的孩子!小小年紀就有偷錢的惡習,長大了還不犯更大的錯誤?
靜下心來的我決定跟女兒做一個“母女單獨約會”,請她去西餐廳吃她最愛的牛排大餐。
我耐心地等待女兒享用了一頓豐盛餐點,顯出心滿意足的放松模樣后,才以不經意的口吻說:
“爸爸前兩天皮包里不是少了一千塊錢嗎?他懷疑是不是我們家的小朋友拿了,我跟爸爸說,我相信我們家小朋友一定不會隨便拿人家錢的……”
我注意在言談中,絕對不用“偷”這個字眼,以免造成女兒心理上的陰影。我發現女兒在聽我提起爸爸少錢這事時,眼睛就低垂下去不敢看我,我進一步確定這錢肯定是女兒拿的,我決定給她保留面子,不去要求她向我承認錯誤,于是便將話鋒一轉:
“你的零用錢夠用嗎?”
女兒哭起來,抽抽搭搭地說:
“就是不夠用??!”
“怎么會不夠用呢?我給哥哥的零用錢跟給你的一樣多,怎么哥哥都沒有說不夠用呢?”
“因為我想買一個手提音響,還有一塊表!”
“家里已經有一臺音響,可以讓你聽故事和音樂,你為什么還想要買一個手提音響呢?手表你也已經有兩塊了,也不見你戴它,為什么還要花錢再去買手表?”
“那個音響總是被哥哥霸占著,聽他喜歡聽的故事和音樂,我如果能有自己的手提音響,就可以高興聽什么就聽什么了;那兩塊表是你和小阿姨選你們自己喜歡的樣式送我的,都不是我喜歡的,我想去買一塊自己喜歡的表!”
“這兩樣東西真有這么想要嗎?”
女兒點點頭。
“好,那你先選擇一樣你最想要的,媽媽帶你去買。”
女兒驚訝地看著我問:
“真的可以買嗎?”
“真的可以,不過由于這兩樣東西家里都有了,所以在媽媽的預算中都不是非買不可的‘必需品’,因此買這東西的錢,媽媽可以先借給你,你每個月來攤還這筆借款,你愿意嗎?”
女兒點頭應允,選擇先買手提音響,我便領著她去百貨商城選購。大概是考慮到這筆費用需要事后攤還,女兒選擇了一個中價位的商品。
回到家后,我拿出一張紙,要女兒寫下欠條,注明每個月預備歸還的金額,并讓她簽下姓名摁上手印。
女兒這筆欠債在六個月后還清,在還清最后一筆款項時,我把欠條還給她,并且愿意再借一筆錢給她買手表,女兒卻婉拒了我的好意。
“我不要買手表了,因為每個月要還錢實在很痛苦。”
“可是你不是很想要一塊自己喜歡的手表嗎?”
“也沒那么想啦,而且我也不是那么愛戴手表,就算買來了,我最多也只會戴幾天就不戴了。”
女兒再也沒犯下任何不告而取的錯誤,并且養成了購物前先停下想一想是否一定需要,還有觀察物品質量差別與比價的習慣。我們家的那個老爺,也為了避免成為“引誘犯罪”的禍首,而改變了我說了幾百遍他都不肯更改的亂放錢包的毛病。
郜媽老實招
孩子犯錯誤時,雖然不可輕忽,但也不必要把那“結果”放大為“罪大惡極”,延伸想得太壞太遠,以免在造成自己嚇自己的恐慌與罪惡下,對孩子做出太過嚴厲的處罰;而應把關注的重心放在“為什么他會犯錯”的原因上。
跟孩子做溝通時,最好采取“軟著陸”的方式,就是先進行一些能讓他心情愉悅放松的活動,如吃飯、說故事……并挑選適宜的時機,采用“一對一”的方式;在用詞遣句上也要避免使用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言詞,或將他的行為冠以充滿羞辱性的如小偷、騙子、壞孩子等名稱;只要感覺到孩子知道自己犯錯知恥就行,沒有必要一定要逼孩子承認錯誤,給他留些顏面和自省的空間。
公說婆說
禹王
我也遇到這事,很為難,你處理得很好!謝謝!
安沐瑞
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有過因為零用錢不夠用而偷拿爸爸的錢的行為。你的教育方法真好。
嗯嗯
其實對于小孩的行為是不能用“偷”這個字眼的。更多的是要正面引導。
清揚
“你女兒會偷錢,錯在你丈夫把錢包隨意放置,這在法律上稱做‘引誘犯罪’!” 真的?那街上穿著清涼的時髦女郎在法律上也應稱做“引誘犯罪”!
博主郜媽
我文中所說的是針對沒有“物權所有”觀念的孩子。如果按照你“依著三歲孩子智商”的觀點來看,那賣豬肉、賣衣物的將物品放在柜臺上,也叫“引誘犯罪”啰!請你不要把大人的智商矮化了。
瀟瀟寶貝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真的要多動腦筋呢!
馬惠禹
現在的孩子面臨的誘惑多,不似我們那個時代,我們那時不會見錢眼開,能夠抵御誘惑。
shannon0404
與女兒溝通的技巧與后期處理的方式,都很值得我們學習!
那一片海
我外甥女偷了我兩百多元錢,明知道是她拿的還不能說,因為她有個不講理的媽,我和她媽媽也處得并不太好,如果說她女兒偷錢她馬上就會大鬧,都已經是十六七歲的女孩子了,真不知道她以后會怎么樣。
博主郜媽
只有退一步看好自己的錢包嘍!
其歌
有一次去小叔子家里玩,兩個孩子拿我的包玩,居然把我的一張卡弄沒有了。我現在要求他們不能動大人的包。
博主郜媽
不能養成孩子玩大人皮包的習慣,會讓他誤以為大人的皮包是玩具,造成他可以從“玩具”中拿取東西的觀念。
中國式的女人
因為我的一時沖動,讓我至今還對侄女心存內疚。那是在我離婚的時候,也是我很煩亂的時候,一開始發現錢少我沒注意,沒想到是我侄女拿的,后來知道了就對哥哥說,讓他注意一下孩子的行為。后來有一天錢又少了,我就去侄女的兜里找,果然發現了。我又偷偷放回去,然后婉轉地問她,想給孩子一個認錯的機會,可是她不但沒承認還說我冤枉她。我終于忍不住把她兜里的錢翻來給她的媽媽看,她才哭著承認了,我當時這樣做心里也非常難過。事隔三年,我還是感覺心里有種負罪感,也覺得侄女離我越來越遠,以至于我后來開始慢慢從學習教育中想辦法找機會找回親情和信任。請您給我一些建議!
博主郜媽
試著將這篇博文給她看看,跟她談談吧!
新浪網友
若早看到這篇博文,就知道怎么教育我那今年八歲自己拿了我200元錢去買喜歡的漫畫書的兒子了。由于不知道怎么辦,狠狠地揍了他一頓,很后悔啊。
博主郜媽
現在找時間跟他道歉,還可以亡羊補牢。
小王子
跟孩子相處,最重要的不是管教,而是關心。
開心臉
我的外甥也是偷他家里的錢去買電動游戲機,被發現后,姐姐用皮帶一頓好揍!我真擔心他們的粗暴行為會適得其反。
新浪網友
我小時候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我爸沒打我也沒罵我,帶我到所有的商店走了一圈,告訴別人別賣給我東西。想起來都覺得心慌。從此,性格也變得膽怯內向了。
博主郜媽
你父親采取的是“羞辱”教導法,恕我大膽批評,這教導法有點傷孩子自尊,不足學取。
下一篇:父母有沒有教,真的有差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帶著寶貝DIY個圣誕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