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許多教育學家和科學家們把斯賓塞尊稱為“人類歷史上的第二個牛頓”、“現(xiàn)代的亞里士多德”,他的教育思想值得每一位父母和老師聆聽,他是第一個提出快樂育兒的人。
斯賓塞在他的《教育論》一書中,針對當時英國父母不學習教育子女科學知識的情況,非常嚴肅、尖銳地指出:“如果一個商人毫無算術和簿記的知識就開始經商,我們會說那是瞎干。可是,一般父母從未考慮過那些在身體、道德、智慧方面應該指導他們的原則,就開始從事教養(yǎng)兒童這個艱巨任務,卻并沒有引起他們的驚訝,也沒有引起對受害者的憐憫。”
在《斯賓塞的快樂教育》這本書中,斯賓塞告訴父母:孩子在快樂的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最好,父母要遵循孩子心智成長的自然規(guī)律,誘導孩子的興趣發(fā)展,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教育,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發(fā)揮父愛的積極作用,幫助孩子樹立快樂的心態(tài)和學習方式。
斯賓塞教育名句
關于父母的言行
1.父母們夸大了子女的不正當行為給他們帶來的苦惱,總認為一切過錯都是由于子女的不良行為所致,而與他們自己的行為無關。但是我們稍作公正的自我分析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父母發(fā)出的強制性指令,主要是為了自己的方便行事,而不是為了矯正錯誤。
2.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有支配權,但每個父母和老師都應該慎用這種權力,不應該成為嚇唬孩子的稻草人,使孩子總是在恐懼的情緒中顫栗。“就像你不可能在一張抖動的紙張上畫下什么美觀的圖案一樣,你也不可能在一個顫抖的心靈留下什么有用的知識。”
3.一家人吃飯時是爭論還是談話,是稱贊還是訓斥,是一個很好的測量計,它可以看出這個家庭是在疏遠分離,還是在越來越親近。
關于孩子的身心
1.心智和身體一樣,超過一定的速度就不能吸收。如果你給它的知識過多過快,使它無法吸收,不久它就會喪失掉。這些材料如不能和心智結合在一起,就會在應付完考試后從記憶中溜掉。更糟糕的是,這個辦法會使學習變得越來越討厭。
2.孩子盡管在天性上是自然的親近者,但并不是每個孩子都懂得去聆聽、觸摸、呼吸大自然的美與和諧。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樂的,孩子從具體的實物中得到的快樂遠比抽象的要多。
3.孩子從幼兒到少年這個期間,暗示就像點燃他們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無目的的漫游變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們從積極的暗示中能隱約看見未來的曙光。
4.任何作為楷模的東西無一例外都會得到很多榮譽、關注,甚至不切實際的贊揚。這樣會使孩子生活在虛幻的現(xiàn)實中,并且會培養(yǎng)出一種虛假的人格。孩子為了得到贊揚和回報,可能會壓抑自己的真實愿望,努力地表現(xiàn)自己,如果沒有得到贊賞,則會加倍失望和不滿。
5.受委屈的孩子很少會去反省自己有什么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占據(jù)了他的心靈;而被感動的孩子則常常反省,因為感動增加了他內心的勇氣和智慧。
陸路
下一篇:中等生是優(yōu)秀人的進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強:做不斷進取的強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