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打鬧作為一種身體接觸的方式對孩子的情感交流有一定的益處
盡管孩子之間不可避免地會時常打上一架,不過這其中也不見得就沒有任何益處。斯蒂芬.P. 班克和邁克爾· 卡恩在《手足之情》一書中指出:
相互的攻擊,哪怕是痛苦的,也代表了一種互動、一種溫情,代表著另一個人的存在。任何看見過兩兄弟扭打在一起的人都會注意到,在兩人不斷地擰掐踢打的過程中,他們之間更多的是身體的接觸?!@種作為人類生存之基的身體接觸,在隨時都能扭打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之間,成為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種來自于既熟悉又親密的敵人之間的拳腳相加,不但使得雙方都打得血液沸騰,而且更有助于讓渴望情感愛撫的孩子明白,他們還活著。通過打架的疼痛,孩子最起碼得到了來自對方最基本的訊息:你是大活人,你是真實的存在,而且你被我注意到了。
我們希望,你們大多數人的孩子都能通過更溫和的途徑來得到這些基本訊息;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孩子之間的打斗的確有它正面的價值所在。
另外,我們這里所講述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打斗行為,指的是血親手足之間的關系。而針對因再婚而形成的“過繼”兄弟姐妹之間的關系,不消說你也能想象得到,他們之間的口角、爭執、以及相互不容,絕大多數情況下帶有夸大問題的色彩。這需要等再婚家庭穩定下來,進入某種表面上的和平關系之后,才會好轉。
1. 與家庭之間的關系
熱愛自己的家并引以為豪,極力守護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現在的家庭和過去的家庭已經有了很多的不同。有的孩子生活在雙親家庭之中,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之中。有些孩子和繼父繼母生活在一起,還有些孩子和養父養母生活在一起。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家庭結構,不論這個家庭是不是一個最理想的家,七歲的孩子都會對自己的家帶有深厚的感情。
家,還有家里的親人,對七歲孩子來說非常重要。他們大多以自己的家庭為自豪,覺得自己的家比別人家更好,哪怕有時候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大多數的七歲孩子不但會以父母和兄長為自豪,而且會對家庭、親人、甚至國家這樣的概念變得非常在意。
◎◎在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并能承擔一定的家庭義務他們絕大多數都很在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在乎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當他內心陽光明媚的時候,七歲孩子所做的事情真就是一個家庭成員應該做的,他可以承擔起相當一部分的家務責任。許多七歲的孩子都會愿意幫忙做些日常家務,尤其是在星期六的早晨,你可能會看見孩子清垃圾筐、倒垃圾桶、修剪草坪、收拾床鋪、打理自己的
房間、幫忙洗碗碟、替父母跑腿當差,等等。當然,通常來說,沒有哪個七歲孩子肯一下子做這么多的事情;但是,每個七歲孩子都可能去做這些事情當中的某些事情。
◎◎對家有深厚的感情,在公眾場合下有更好的表現孩子幫忙做家務,往往免不了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盡管他可能愿意跟你商量怎樣通過幫你做家務來掙錢,不過這個年齡的孩子對這一招并不是太感興趣,因為他這時掙錢的動力遠沒有他長到八歲時那么大。
可是,因為七歲孩子慣有的多疑和妄想,他又常常會堅持認為他不是家里的人。他會堅信他是撿來的孩子,而且還會威脅說他要離家出走。
但是多數情況下,七歲孩子是熱愛自己的家并引以為豪的,而且他還會極力守護他在家庭中的地位。大多數的七歲孩子特別喜歡全家出游,而且在這種場合下他會表現得格外好。在公眾場合下,七歲的孩子往往比他小時候表現得更得體。
◎◎濃濃祖孫情
七歲孩子和祖父母之間的關系,和以前一樣,仍然是溫暖的、和美的。只不過孩子對祖父母的愛仍然還帶有些自私色彩:他會告訴你,他喜歡他們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會給他好東西,而且會帶他出去玩。這時大多數孩子也都相當清楚,爺爺奶奶會比爸爸媽媽更嬌縱他一些。當然,人們還是常??梢钥吹胶⒆訉ψ娓改敢欢ǔ潭鹊淖鹁?。七歲的孩子表現出對爺爺奶奶的一種真誠的愛,不但是因為爺爺奶奶會給他好處,而且更是因為他也很喜愛爺爺奶奶本身。另一方面,隨著孩子越來越懂事,言談舉止越來越像個小小的成年人,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感情也開始出現新的成分:他們越來越能真正欣賞自己的小孫孫了。
2. 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總體比較和諧,但與每個孩子的個性極其相關
◎◎重視朋友關系,開始有意愿考慮朋友的感受孩子和朋友之間的友情,不但跟孩子在一定年齡段之內的行為特征有關,而且更主要跟每個孩子的基本性格、家庭、鄰里、學校有關,在某些情況下也純粹跟運氣有關。有的孩子身邊有可能從來都環繞著一幫朋友;有的孩子卻很不容易找到哪怕一個朋友,而假如這唯一的朋友離去了的話,要再找個新朋友就更難了。不論怎樣,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朋友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們的對話中常常出現這樣的語句:“我的朋友如何如何”。
總體而言,和六歲的時候相比,七歲小朋友之間的爭執和打架已經少了很多。不過,這并不意味著孩子之間的玩耍就一定融洽,即使是一對一的玩耍都不見得能有多和諧,更別提一群孩子一起玩了。如果小朋友之間有了矛盾,七歲孩子往往以他招牌性的退卻行為獨自離去,而不會像六歲的時候那樣決不退讓,讓拳頭說話。當然,由于七歲的孩子不再那么爭強好勝,不再那么在乎任何游戲都非贏不可,孩子之間的玩耍自然會比前些日子融洽許多。
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最關心的毫無疑問仍然是自己的成功或者快樂,但是,他至少已經開始留意朋友的神態和反應了。雖然他不可避免地要去擔心別人會不會對他不好,不過他自己已經不太會去招惹別人了。
◎◎渴望被朋友認同,有能力處理朋友間的摩擦
七歲孩子經常會幾個人結成一個小團伙,共同對付其他孩子,尤其是許多男孩子會遇到被大孩子欺負的麻煩。只是,七歲孩子的小圈子不很固定,常常以散伙而告終。身在小團體里,孩子既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地位,也可能會害怕遭人排擠、被人討厭。最讓他受不了的是小團伙里的其他孩子對他的嘲笑。男孩子雖然還是常常會陷入半玩笑半惱怒的扭打和混戰之中,但是總的來說,小玩伴之間很少還會像六歲時候那樣直接對打或者對罵。
當小朋友之間鬧不愉快時,七歲孩子往往不再像六歲時那樣需要你的陪伴,反而是你別去打擾他也許更好。還有,如果他沒什么朋友你也不需要操心,他自然會有很多辦法自得其樂,優哉游哉。
◎◎男孩女孩之間逐漸開始以性別分群
七歲的小男生和小女生之間的關系,每個孩子都很不一樣。有的孩子之間可以隨意玩,完全不分什么男生女生;不過,有的孩子則承接了六歲時的“流毒”,繼續彼此黏黏糊糊,談論些什么愛啦之類的,最后還可能談到結婚。我們曾問一個男孩子有沒有特別的女朋友,他這么回答:“我難道必須一個一個把她們的名字全都說出來嗎?”我們也問過另一個小男孩,他宣稱是他女朋友的人,知不知道他喜歡她。他說:“那當然了,我們相互贈送了禮品,她還給我寫了個條子說‘我愛你’?!边€有另外一個男孩子告訴我們說,他課間休息的時候和小女生們玩過家家,“她們吵來吵去,個個都搶著要當媽媽,因為她們全都喜歡我,每個人都好像將來要嫁給我的樣子。”
不過,另有一些孩子卻相反,開始變得不再愿意跟異性孩子一起玩。小男生對小女生的排斥比小女生對小男生的排斥要更厲害一些,有的男孩干脆完全不允許女孩子來打擾他,甚至有少數小男生對小女生充滿了敵意。有個七歲男孩子告訴我們說,他有一個朋友,故意涂抹了一種特別的古龍香水,好讓女孩們都繞著他走(譯者注:這孩子說是別人的故事,其實就是他自己)。就是這個男孩子,他還故意氣他姐姐,給她取了個外號叫“裸體影星”(姐姐是這樣說的)。他卻斷然否認姐姐的指責,辯白說:“我要是真的很生她的氣,肯定會叫她‘笨蛋’,才不會是什么‘裸體影星’呢?!?/p>
3. 與老師的關系:帶有相當的個人感情色彩
◎◎師生關系濃厚,且帶有相當的個人感情色彩
對六歲的孩子來說,老師的話就是圣旨;如果老師的做法和父母的做法不一樣,那么肯定只有老師的做法才會是“正確的”。不過,六歲孩子和老師的關系,既不像幼兒園或者小學學前班時期的那般親昵,也不像到了七歲時那般親近。老師與六歲孩子之間的師生關系,其實是建立在各種教學用具以及課堂活動之上——數數認字、剪剪貼貼等。與此相反,老師與七歲孩子的師生關系,卻變得相當帶有個人感情色彩。人們常常說,這個年齡的小男生小女生幾乎個個都崇拜他們的老師,甚至常常是一種愛慕。七歲的孩子只愿意要他們自己的老師來上課,不愿意要代課老師;哪怕做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也要去請求老師的準許:“從這里開始吧?”,“我們現在就開始?”正因為如此,一個孩子在學校里是否快樂、是否學得好,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他跟老師之間的關系。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變得很有人情味。孩子與孩子之間的個人感情、孩子與老師之間的個人感情,都比過去濃郁了許多。小學生們都愿意站起來回答老師的問題。
下一篇:是一門科學,不能僅憑經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六歲孩子人際交往有啥特點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