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游戲:放下還是拿起(7歲)
一天晚上,我看航航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正拿著我的鑰匙在茶幾上一敲一敲。有啦!一個游戲又在我的頭腦中形成!
我對兒子說:“鑰匙在你的手里,我們看它聽不聽你的話,好不好?”
航航一時沒有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于是說了游戲規則:“我來下指令,你聽我的指令,我說‘放下’,你就要把鑰匙放下,我說‘拿起來’,你就要把鑰匙拿起來。”
“這還不簡單嗎?誰不會?”兒子不屑地說。
“那可不一定哦,要是錯一次我要記一次賬。”說著我還特意準備好了筆和紙,專門用來記錄出錯次數。
“準備好了吧,我開始說了。”我對兒子說。
“放下!”——鑰匙“啪”的一聲落在桌上。“拿起來!”——兒子拿起鑰匙。“放下!”“拿起來!”“放下!”“拿起來”……如此進行了幾次后,我突然說:“不要放下!”——“啪!”鑰匙落下了!
“哈哈,你看,你錯了吧!”思維的慣性使兒子出了錯!于是我在紙上畫一道豎線,表示出錯了一次。
游戲繼續,這下兒子開始認真聽了。
“不要拿起來!”兒子的手不動。
“要拿起來!”兒子拿起了鑰匙。
“不要不拿起來!”他拿著鑰匙的手差點要松開,好在沒出錯。
接著我還發出更多的指令:“不要放下!”“不要不放下!”鑰匙在兒子的手中起起落落。
“要放下嗎?”當我說完,只聽“啪”的一聲,鑰匙落下了。我詭異地一笑,說:“你又錯了吧,我用的是問話!”
“哇!”兒子大呼上當!堅決要求他來下指令,也要讓我出錯不可!
※游戲意義:
根據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可以在聽和動作之間建立關聯。發出的指令越快,孩子配合得迅速、麻利,越可以鍛煉他快速反應能力,同時也需要他在聽的時候高度集中注意力,還能促進孩子對語句的理解。有些孩子做什么事都慢騰騰的,父母則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快速動作的游戲,和孩子經常玩一玩,幫助孩子改變動作慢的習慣。
※游戲啟示:
這個游戲之所以讓孩子覺得有趣,就在于家長巧妙地利用了肯定句和否定句。同時,我還有意在游戲中設置“陷阱”,如否定句、疑問句,讓孩子出錯。其實家長還可以擴展出更多的詞句,比如“要放下嗎?放下吧!”“要放下嗎?不要!”“要不要放下?不要!”“放下,還是不放下?還是不能放下。”……目的就是要求孩子注意聽,要聽懂,還要在判斷家長有說完一句話后再行動。家長可以自行圍繞著關鍵詞創造更多的語句,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溫馨提示】不要對孩子進行負面暗示
父母千萬不要對孩子說:“這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很好動。”因為這樣的暗示等于是告訴孩子:你的注意力就是集中不起來,你就是好動,改不好的。這會讓孩子產生消極的自我的定位:“原來我的注意力就是不能集中。”于是,他就真的消極對待、不思積極改進了。
※類似游戲:
NO1:反著做(3~4歲)
跟孩子講好,對你說的話要反著做。比如,你說坐下,他必須站起來……你說跑,他必須不能動;你說睜開眼睛,他要閉上眼睛;你說舉起手,他要放下手……兩人換著玩,一定會很有趣。
NO2:模仿秀(3~4歲)
你準備幾張動物圖形卡片,根據不同的動物發出不同的指令,讓孩子從房間一頭走到另一頭進行表演。比如你對孩子說:“小兔子來了,一跳一跳往前跑。”“小貓咪來了,輕手輕腳地走過。”“小鴨子來了,搖搖擺擺往前走。”等等。
NO3:反著說(4~6歲)
你和孩子一人一詞或一句,要反著說。比如你說“快”,孩子就說“慢”;你說“今天天氣好”,孩子要說“今天天氣壞”。但要求一定要快速接續上。
NO4:舉旗子(5~7歲)
取兩根筷子,用膠水分別粘上紅色和藍色紙,做成紅旗和藍旗。孩子一手拿紅旗,一手拿藍旗,聽你下指令。比如:“舉起紅旗”“放下紅旗”“不要舉紅旗”“一起舉起旗”“一起放下旗”等。和案例中拿鑰匙游戲不同的是,操作對象有紅、藍兩面旗,這樣難度會更大些。這類游戲圖的就是快速做出反應,快到讓參與者出錯,樂趣就來了。
【舉一反三】想一想,你還能從哪些途徑設計更多的指令游戲?
◎用身體做相反動作。當孩子明白了做什么動作時,然后簡化要說的指令詞,比如只說“推”“拉”,是指推門、拉門動作。此外還有“心”“背”(手心、手背),“左”“右”(左扭屁股、右扭屁股),“抬”“低”(抬頭,低頭),“走”“退”(往前走,往后退),“前”“后”(前伸腿、后伸腿)“握”“伸”(握拳、伸拳),“叉”“合”(叉開腿、合攏腿),“蹲”“立”(下蹲、站立)等。
◎用物品編號下指令。比如,給蘋果、梨、橘子分別貼上紙標簽:“1”“2”“3”。下指令時,不報具體水果名,只報標簽號,讓孩子拿起相應的水果。這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記憶力。
下一篇:生活游戲:火車往哪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活游戲:翻翻翻,找書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