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在孩子成長的世界里,我們是否總能感覺到越來越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頻頻闖入我們和孩子的視線?讓人不禁擔心這種種浮躁與消極的現(xiàn)象是否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什么陰影。是選擇刻意回避,給孩子呈現(xiàn)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還是被動承受,用冷漠、麻木或者抱怨的方式消極處理?抑或是選擇主動應對,讓孩子在認知真實世界的時候,有一種不一樣的視角,有一種更積極的心態(tài)?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嘗試,在多次惡性事件的磨煉下,我漸漸找到了一些可以幫助自己和孩子調整消極心態(tài)、把壞事變好事的應對方式,或許可以給有同樣遭遇的你和孩子帶去一些小小的參考。
牛奶的怠慢。亮亮不愛喝奶粉,為了給他補充營養(yǎng),我們選擇訂購了在北京家喻戶曉的某知名品牌的牛奶。沒想到,這訂奶的經(jīng)歷卻是頗為曲折。先是永遠占線中的客服電話,隨后是被告之“已停機”的分站電話,到最后經(jīng)過兩次電話訂購都未見到半袋牛奶,這個知名奶業(yè)老大的客戶服務真是讓人無法恭維。最后,只好在小區(qū)里偶遇的送奶工那里直接預訂,這位送奶工除了給我一張當月訂奶的收據(jù),還當場將訂奶的信息單獨登記在冊,有這么認真、嚴謹?shù)墓ぷ鞣绞剑诙煨迈r的牛奶自然是如約而至了。這前后兩種辦事效率的鮮明對比深深地觸發(fā)了亮亮一個最本真的想法:“媽媽,我要做這樣認真的叔叔!”“要把顧客的事情放在心里。”“應該及時、準確地記錄顧客的訂購信息。”……在我和孩子一番熱議之后,一件原本不愉快的事情變成了引導孩子思考做事態(tài)度和方式方法的生動體驗。
客服的苦等。某日,撥打全國最牛的一家銀行的客服,在連續(xù)按了6次代表“繼續(xù)等待”的電話按鈕、苦等了19分鐘之后,電話終于接通了。事后,我沒有選擇發(fā)牢騷或者無奈地承受,而是調侃地問亮亮:“要是你接觸了兩個銀行,一個是打電話很快就接通,一個是要等十幾分鐘,你愿意在哪個銀行里存錢?”讓亮亮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如何提升服務的質量,這種服務意識和換位思考的能力是我一直希望傳遞給孩子的。“為什么這個銀行接電話那么慢呢?”孩子從對這個事件的疑惑開始,發(fā)展到設計出“我會多安排一些(接電話)阿姨”的解決方案,小家伙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也隨之在“牢騷、麻木”與“反思如何解決問題”之間有了更好的選擇。
失物的冒領。除了生活里實際遇到的“刺激”,我還會主動和孩子分享某些我認為有探討意義的負面新聞:中國科技館將送交失物招領處的貴重物品誤交給了一位冒領的顧客,由于科技館沒有對前來認領物品的顧客進行任何有效的信息登記,導致在發(fā)現(xiàn)“冒領”問題后卻無從查找,遺失物品的客戶隨即將科技館起訴上了法庭。“你要是管理員,你會如何處理,以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呢?”在我的提問下,一個正聽得入神的小家伙立刻搖身變成了給科技館支招的顧問:“我會發(fā)明一個機器,讓這個機器一掃就知道這個東西是誰的,男的、女的、名字都可以直接看到。這樣就不會領錯了啊!”方案或許是不太可行的或者非常幼稚的,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這樣的思考中孩子具有了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意識、態(tài)度和責任心。
贈票的謊言。一位博友聊過這樣一件事情:孩子的幼兒園發(fā)了一張電影宣傳票,上面寫著憑此票可以看四部影片。孩子終于等到了這場期待已久的電影,約好小伙伴一起高高興興去看。結果是大失所望,環(huán)境、燈光、影片清晰度暫且不說,四個沒有故事情節(jié)的小短片被宣傳成四部電影,家長大呼上當,孩子直喊要走。聽了這位朋友的經(jīng)歷,我不禁想,孩子會不會覺得“大人怎么都那么壞,連小孩子都要騙”。于是,我建議這位博友在今后遇到類似的事件時,可以換一個角度來引導孩子的感受:“要是你是管理者,你會把這個電影宣傳活動做成什么樣子?”這樣,孩子就會從受欺騙、受愚弄的消極感受中走出來,換一種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當孩子感受到只要用心地思考和努力,再糟糕的問題都是可以避免或解決的,他們就可以真正地釋然了。這時,生活對于孩子而言,不再是接踵而來的失望,而是慢慢積蓄的希望。
還孩子一個真實的世界,給他們一種健康的視角,或許可以引領孩子去體驗一種完全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命旅程,感受著真實和殘酷,也積淀著希望和能量。我們自己是否做好這樣的準備了呢?
Diana——我贊成把孩子當做平等的談話對象,所以孩子很小的時候,我都和他談生談死,并不回避什么。童話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不是一個窗簾之隔,隨著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發(fā)展,就算父母不提,他們也會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這個世界的。父母抓住機會做合適的引導,對他們的人生觀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
看到現(xiàn)實世界的真相不等于粉碎童話世界的美好,就像我們現(xiàn)在,即使知道那么多丑惡,依然相信人是向善向美的!
我們要給兒童一個怎樣的世界?過去,人們確實認為年幼的孩子的社會化程度低、身心各方面發(fā)展都不成熟,因此應當為他們營造一個“完美的童話世界”。然而,兒童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作為兒童發(fā)展的環(huán)境,社會現(xiàn)實生活對兒童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美與丑相對而生,善與惡相伴而行。有比較才有鑒別。成人沒有權利、也沒有必要把兒童與現(xiàn)實世界隔離開來。在信息化時代,我們也不可能為兒童去建構一個“純凈的”世界,把兒童與現(xiàn)實世界隔離開來。兒童終究要去學習面對真實的世界。我們應當為兒童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但不應該把兒童與現(xiàn)實相隔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應當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個體特點,在正面教育為主的同時,適當?shù)匾龑Ш⒆诱J識社會生活中不美好的現(xiàn)象,學習明辨是非,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也應當相信,兒童有能力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正確認識周圍世界。
下一篇:聰明父母只教孩子這八件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勞動最光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