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
當林克在英語學習上出現問題時,我和很多家長一樣,首先想到的是報課外班,以在課外班里學習為主,自己在家里教學為輔??墒?,在視聽了很多課外班之后,我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課外班違反語言學習規律的“強輸猛罐”,只會加劇女兒對英語的抵觸情緒(有關陪女兒上課外班的經歷和體會,我會在本章后面部分專門涉及到)。于是,我開始嘗試自己在家里陪女兒一起學英語。
我是英語專業畢業的,在高中和大學教過十來年英語,還辦過英語輔導班,編過英語教輔書籍,在英語教育方面應該有不少的經驗。我還曾經幫助過很多英語成績差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提高了英語成績。
記得有一年我教高一,班里從農村轉過來一個學生,他的數理化成績都很好,就是英語特別差,每次考試成績都在40分上下晃悠。本來是高考特別有希望的一個學生,因為英語差變得自暴自棄,其他學科的成績也跟著下滑。
看到這個學生的情況,我心里特別為他著急。后來我想出一個辦法:這個學生畫畫得特別好,我就讓他把故事性較強的課文,按照故事主要情節,配上四、五幅毛筆畫,上課時把畫掛在黑板旁邊,讓學生們進行看圖說話的訓練。
這個方法起到了不錯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老師上課要用他畫的畫作為教具,這對他是一個多么大的鼓舞??!而畫畫的過程,又給他提供了一個對課文內容進行預習、思考的機會。漸漸地,這個學生開始不再抵觸英語課,對英語產生了興趣。而一旦有了興趣,又何愁學不好英語呢?到了高二下學期,他的英語水平在班里就已經名列前茅了。
所以,當我后來面對林克這個英語落后生時,我是信心百倍。心里思量著:小學那點英語,有什么難學的?
可是,很快我就發現自己錯了,問題完全不像我想的那樣簡單。
林克和我以往教過的英語落后生不一樣。那些學生都已經讀高中了,十五、六歲的年紀已經知道學習的重要性,能夠為了考試而主動學習,即使這種主動不是十分情愿的。這些學生英語以外的成績大多也比較優秀,學習上很刻苦,之所以英語不好,主要是一開始學英語時沒有打好基礎、對英語缺乏興趣。只要有好的老師引導,再假以時日,他們的成績基本上都有明顯的進步。因此,在“教”和“學”之間幾乎不存在矛盾。
但在我和女兒之間,“教”和“學”就變成了勢不兩立、水火不相容的一對仇人。我要“教”,女兒就是不肯“學”。林克看見我拿出英語書,就裝模作樣地要去寫作業,或者看課外書,甚至干脆躲在衛生間里裝上廁所,磨蹭半小時都不出來。有幾次被我逼急了,還會沖著我吼叫:“不學英語,難道我會死嗎?”
面對這樣的女兒,我該怎么辦呢?
我先是從書店里抱回了幾乎所有流行的少兒英語教材,希望能找到一套寓教于樂、適合林克的教材。
然后又買了朋友們推薦的學習設備:點讀機、帶視頻的掌中寶、帶外放功能的MP3、錄音筆等等(后來證明MP3和錄音筆的作用很大),該買的不該買的全買了。每個媽媽碰到孩子不愛學習、成績下降時,就是這樣從教材、輔導班、輔導設備中尋找解決方法的,我也跟其他媽媽一樣。但是很快,我就發現,媽媽急迫的心情和女兒的學習熱情完全成反比。林克對我自以為“寓教于樂”的講課可以說“滴水不進”、“充耳不聞”。
每給林克上一次英語,總是要費盡口舌,討價還價。上多長時間、上完課給什么獎勵等等都像簽合同一樣要跟她約定清楚。而且,當我好說歹說、連騙帶哄地讓她坐在書桌旁可以開始學習時,我早已筋疲力盡,完全沒有情緒再給她講課了。
有時,當我好不容易爭取到給林克輔導英語的時機,林克的手里必定要拿一件東西在玩著。我拿走一樣,她又無意識地撿起另一樣,我拿走了所有可以被她玩的東西,她又開始玩起自己的衣角、啃手指或者不停地卷書角等等。
林克在聽我給她輔導英語時,眼神經常是游離不定的,一看就知道人在心不在。學了沒幾分鐘,就開始哈欠連連,那就趕緊睡覺吧??墒牵浑x開臥室,來到客廳,又神氣活現,睡意全無,不管剛才看上去有多困,不管我和她爸爸怎么催,就是不肯睡覺。
女兒似乎在有意考驗媽媽耐心的極至……
有一段時間,為了讓女兒學英語,家里天天晚上鬧得不安寧。有時,我實在對林克失去耐心的時候,會怒氣沖沖地跑到林克爸爸呆的臥室,重重地關上門,惡狠恨地罵到:“這孩子沒法要了!” 還有些時候,我感覺自己快要窒息,會獨自一個人摔門出去,在院子里繞了一圈又一圈,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為了不讓自己在氣頭上對女兒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幸好只是一時之氣,人都是有情緒的,情緒發泄完之后,總要回到理智上來,認真思考問題應該如何解決。我和林克爸爸都知道,孩子不愛學習,絕對不是她自己的問題。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如果后來沒有繪上一副漂亮的畫作,甚至涂上了污損的筆跡,一定是父母、學校和社會對孩子的教育出了問題。而我更愿意把責任歸咎于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和環境,但是,我可以改變我自己。
當我消完氣,回到家時,發現林克已經玩得不亦樂乎了。孩子就是這樣,她對期望、未來等等之類的事情是沒有概念的,她只做自己眼前感興趣的事情。如果她沒有興趣的事情你逼著她做,結果只能事與愿違。
我開始檢討自己的教學方法。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又要重蹈以前的覆轍:強迫女兒做她不愿意的事情。在女兒的英語學習上,我只有一條路可走:不是媽媽逼著孩子學,而是孩子追著媽媽“求”學。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對自己說:“孩子,只要你還有興趣點,媽媽就一定能夠找到突破口?!?/p>
當我真正靜下心來,換一種全新的思路,去耐心地尋找時,我發現那個曾經被我認為對英語“油鹽不進”的女兒,那個讓我黔驢技窮倍感挫折的女兒,其實渾身充滿了突破口。
林克媽媽特別提示:
1、孩子不肯學、不專心學時,家長應該心平氣和,任何形式的情緒宣泄只能讓事情變得更糟;
2、只有當我們拋開浮躁和急功近利,真正地讓心安靜下來,才能找到孩子身上的突破口。
下一篇:三招改變“門后小霸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父母怎么陪著孩子過暑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