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人說,養孩子是對父母自身修養的再度改造和提升。在調查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育兒問題的根源,在于父母自身當了孩子的不良“模板”。
曾經“80后”的孩子被冠以“太自我、怕吃苦、眼高手低”的時代特性,這勢必影響著他們升級為父母后的抗壓能力,也由此延伸了頗多的育兒問題。問題解決的第一步,年輕父母要“修身養性”改造自身。
多充電早教知識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么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耐心傾聽孩子
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這樣才能知道該如何去引導孩子。當孩子做出不當的行為時,家長要去了解他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真正放下身段
家長要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同孩子作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作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談談。在孩子情緒穩定時,再用一些形象生動的故事來啟發孩子。
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期望太高,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說出你的真實感受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從現在開始您不妨試試這些親子溝通技巧很實用
從現在開始您不妨試試與孩子交流時,身體前傾、點頭,與他有目光的接觸,讓孩子感覺到你在認真傾聽。
盡可能多地用平和、正常的聲調與孩子談話。
別隨意打斷孩子說話,讓他有機會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孩子今天的狀態,不是孩子最終的狀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不要用成績評價孩子,要注意評價每個過程中,孩子是怎么行動的。
給孩子現狀打100分,學會為孩子做的小事情感動。
不要用長篇大論來教育孩子,盡量用簡短的句子表達出明確的意思。
批評孩子控制在1分鐘內;就事論事地批評,不要扯東扯西;批評孩子做的“行為”,一定要告訴孩子,你很愛他,
只是不喜歡他的“行為”。
下一篇:批評孩子不妨加點“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家寶寶訂娃娃親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