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自從兒子上幼兒園后,隔三岔五就會有作業帶回來。可是我發現那作業兒子根本就不會做。一般都是我們大人代替完成以及找各種素材。最多就是讓兒子在旁邊看看我是怎么做的,這樣完成的作業有沒有意義呢?”這樣的困惑你有過嗎?幼兒園孩子該不該有“作業”呢?作為爸爸媽媽,到底該不該幫助孩子完成這些任務呢?
不叫作業的“作業”
劉女士說,3歲的兒子剛上幼兒園小班,每天晚上回家先要忙活作業,而且老師布置的作業還都不簡單,有時還需要用彩筆將規定的英語字母涂畫好,再用剪刀剪下來,“孩子這么小,拿筆的姿勢都不太正確,用彩筆涂字母也總是涂不好,更不要說拿剪子剪下來了。”兒子的作業一個小時都做不完,最后,劉女士跟老公倆人齊上陣幫忙,才總算完成了“任務”。
其實,劉女士遇到的事情很普遍,據統計,幼兒園小朋友的“作業”種類還挺多,從手工制作到美術、從朗誦到算術應有盡有。不過,大部分幼兒園布置的作業都是比較簡單的,“一般以小手工制作或者親子游戲為主,這些都不能稱為嚴格意義上的作業,幼兒園的孩子年齡還小,主要是通過一些小任務讓家長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南京市富麗山莊幼兒園趙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它不能包攬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全部內容。孩子的教育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共同來承擔。所以,幼兒園經常會布置一些小任務給孩子帶回家與父母一起完成。
家長:有時確實挺煩的
張女士的孩子今年上大班了,她向記者抱怨,“自從孩子上大班后,作業是越來越復雜了,下班回來挺累的了,雖然盡力克制自己的情緒,但有時候還是忍不住發火。真不知道以后怎么辦了!”在采訪過程中,還有些家長說,孩子的“作業”自己有時候都不知道怎么完成,有的帶到公司請教同事,還有的直接上網百度,為了幫孩子完成“作業”,有的家長還特地買了打印機……
如今,幼兒園孩子的家長大多正值中年,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壓力,再加上快節奏的社會環境,難免有時“心煩”。幼兒園老師有時也會碰到無奈的家長。“有的父母,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經常看到放學來接孩子的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這樣的情況,我們根本沒辦法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完成手工作業。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有的老師會多留心,有時會自己幫這些孩子準備素材帶回家,減輕家長的負擔。”趙園長還告訴記者,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她很理解一些家長“不耐煩”的想法。
雖然不少家長認為幼兒做作業不妥,但另一些家長的錯誤觀念卻導致了幼兒園作業越留越多。“小學的作業又多課程又難,幼兒園不提前準備怎么行?”家長彭先生認為,“聽說現在小學一年級,拼音只學一個星期就過了,就是因為大家都會了,到時候如果只有我的孩子不會,豈不是一開始就落后!”
幼兒園:家長代勞得不償失
幫孩子完成“作業”,讓不少家長頭疼不已。對此,石鼓路幼兒園張園長說,這些“痛苦”的家長其實自己沒有調整好心態,“這些家長的確存在,他們的煩惱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自己造成的,有的家長包辦心理嚴重,生怕孩子的作品不是最好的,還有的是為了節約時間,干脆自己動手完成。有一次,我們讓小班孩子跟爸爸媽媽一起做親子小報,當老師讓孩子描述小報上的內容時,有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上來,老師一看就知道是完全由家長代勞的,這樣的親子互動已經沒有意義了。”
富麗山莊幼兒園趙園長稱,如果老師在留“作業”之前能有一個整體性的計劃,并且能有機會跟家長多溝通,指引家長如何參與和孩子一起完成,這樣效果會好些。“但的確存在一部分家長,他們不太關注幼兒園孩子的教育,認為只要老師的教育就足夠了,對于這樣的父母,老師會利用家長開放日邀請父母到幼兒園來參加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多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老師會利用這樣的機會多與父母溝通。”趙園長還通過本刊建議家長,幼兒園小朋友做出來的手工作品一定有很多“毛病”,但卻是最美的作品。家長應該多贊揚和鼓勵孩子,在過程中指導孩子,而不要太看重結果。 快報記者 何海燕
下一篇:做個“慢半拍”的家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給孩子禮物 莫要講條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