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的言行舉止學習道德觀念,所以,父母想培養孩子什么樣的價值觀一定要先考慮好,然后在日常生活里表現出來。即使父母沒有刻意表現,孩子也能在生活中看出他們的價值觀。
我二女兒四歲半的時候,有一天她和姐姐、保姆一起去洗澡。忽然孩子氣喘吁吁地跑回來了,“媽媽,不得了了,我弄碎了小賣店的暖瓶。保姆奶奶讓我趕緊回來,媽媽,我好害怕。”
跟著進來的保姆說,二女兒踢倒了小賣店裝冰激凌的暖瓶,可是小賣店的老板沒看見,不會有事的。
我對孩子說:“媽媽帶你一起去小賣店看看,如果暖瓶真的碎了,我們就道歉,然后賠給他們新的暖瓶。做人應該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
旁邊的保姆卻勸我說:“還是算了吧,那個暖瓶怎么也得賠5000韓元呢。”那時候,這筆錢可不是個小數目。
“媽媽,我吧壓歲錢全都存進銀行里了,是不是真的要賠很多錢啊?”
“媽媽也說不準,我們先去看看吧,如果需要賠很多錢,可以把你的壓歲錢加上媽媽的錢一起賠給他們。”
二女兒緊張得不行,一會兒說不去了,一會兒又說她只能呆在我的身邊。最后,我們拿著1萬元出門了,快到那個小賣部的時候,大女兒和二女兒都落在了后面,她們是想悄悄地溜掉。我安慰她們說:“沒關系的,媽媽在呢!”孩子看見我不害怕,也就跟上來了。
我進了小賣部,馬上就對老板娘賠不是:“大嫂,剛才我家的孩子吧這兒的暖瓶給踢倒了,她因為害怕跑回家了。真對不起。”
老板娘很大度地說:“雖然暖瓶踢倒了,但是沒碎,沒關系的。”這時,二女兒才從我身后探出頭來說了聲“對不起”。那天,我們輕松愉快地買了冰激凌回家。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碰到類似的事情。有時候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特別是當錢的數目比較大時,父母會更加猶豫不決,有時候干脆當它沒發生過,但別忘了孩子的道德觀念是在這個過程中培養起來的。
在美國時,我曾經拜訪過一個靠在學校打掃衛生謀生的人家。可能是因為家里窮,他家的男主人偷拿學校的紙杯回家用,而他家里的兒子卻以此為榮,還跟我說:“這是我爸爸從學校拿回來的。”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可以通過父母的言行舉止學習道德觀念,所以,父母想培養孩子什么樣的價值觀一定要先考慮好,然后在日常生活里表現出來。即使父母沒有刻意表現,孩子也能在生活中看出他們的價值觀。從兒童發育特點上看,孩子的自我中心性和物質中心性都很強,如果父母稍不注意,就會出現像上面的孩子那樣,認為把別人的東西拿回家是件好事的情況。
有些學者專門研究了人的道德觀念是怎么發育形成的。還提出了如下問題:
有位媽媽從市場買了十個杯子,回來對孩子說,在媽媽收拾這些杯子之前,你先別進廚房。但這個孩子卻乘媽媽不在的時候把其中一個打碎了。另一個情形是媽媽買回十個杯子,事先沒跟孩子說清楚,就把被子放在了廚房門后面。孩子因為不知道廚房門后面有杯子,一打開門,十個玻璃杯全給打碎了。你認為哪個孩子犯的錯更大呢?
調查結果表明,年齡小的孩子認為打碎十個杯子是犯了更大的錯誤,但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很多孩子認為沒聽媽媽的話,進廚房打碎了一個杯子才是大錯誤。
我也曾經對韓國的小朋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結果不管是學齡前的孩子還是上小學的孩子,大部分都說打碎十個杯子犯的錯誤更大。我問他們為什么會這樣回答,結果孩子回答說:“打碎的杯子太多了,媽媽會罵的。”跟美國孩子相比,韓國的孩子更重視物質。這是因為大人在日常生活中更重視物質,而忽視了道德和良知教育的緣故。希望中國的父母們,別再犯同樣的錯誤。 文/李元寧 編輯/劉廣球
下一篇:我的孩子到底誰來帶?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也能“拼”著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