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一個真正屬于孩子自己的房間里,他會表現得很乖,也會盡量控制自己的行為。他會自己學著行走。
——瑪麗亞·蒙臺梭利
如今,孩子幾乎沒有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他們生活在一個成人的世界。這種非適應性使當代的孩子難以自然發展。比如說,與孩子的身材相比,周遭的事物大得驚人,他甚至不會覺得自己和它們有什么關系。
如果我們體驗一天孩子的生活,我們也會感到相當難受。我們得盡可能地保護自己,嘴里一直喊著同樣的話:“不,別管我,我不想!”最終我們只能失聲大哭,因為沒有別的辯護方法。然而,與此同時,又有一些母親經常抱怨:“真是不明白這孩子怎么想的!他有時不肯起床,有時又不肯休息,哪怕是一小會兒也不愿意,嘴里還一直喊著‘我不要,我不要’。哪個孩子一直這樣喊個不停???!”
其實,如果這些母親給孩子構建一個剛好符合他的身材、他的精力和他的體質的環境,那么孩子便會很自愿地做事,而且這也是解決孩子教育問題的方法——讓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環境。
可以這么說,孩子的行為與他所處的環境之間存在著一個邏輯關系:相比于一個并不十分友好的環境,一個親切的環境會讓他更自愿地去探索生活。
孩子們能自覺地感知到這個邏輯關系。有一次,一個來自蒙臺梭利學校的小女生去參觀一所公立學校,她立刻注意到這所學校的課桌很臟。于是,她對老師說:“你知道為什么這里的小朋友寧愿讓課桌如此臟亂,也不愿清潔嗎?因為他們沒有漂亮的抹布。要是沒有漂亮的抹布,我也不愿打掃的?!? 我們能從孩子身上看到快樂與尊嚴,有時甚至是難以表達的一種對生活的敬畏,這都證明讓孩子擁有屬于自己的環境對孩子來說是一條自然的道路,而且他也相當喜歡。什么是三歲兒童面臨的成長?他將長大成人,而我們必須盡可能幫助他完善自身。換句話說,我們最好由著他在他所做的事情中鍛煉自己,因為唯有不斷的磨煉才會使他得到發展。孩子樂意洗手,并不是覺得那是什么有趣的事,而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成功地完成了一個動作,而生活就是不斷地完成各項動作,這也正是他去做任何事的動力。
下一篇:“波爾加實驗”的精彩回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戰爭,要參與到哪個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